第106章 重新分析對比(第2/4頁)
章節報錯
既然調查組沒有發現明顯的破綻,陳言只能親自去分析。
陳言走過每一份材料,眼神掃過,相應的資料就好像照片一樣, 印刻在腦海中。
緩緩閉上眼。
陳言的大腦進入高速的工作狀態。
系統獎勵了陳言開啟視覺基因鎖的能力,再加上陳言本身畫面定格的能力。
陳言在理論上可以分析比對出這1896個進出過診所人員的行為特徵, 還有時空交叉的共同點。
當然, 這個過程是緩慢的,如果一個個去分析,去對比,那需要的時間就會大大延長。
陳言是人,不是神。
他的大腦處理事物的速度是有限的。
所以,每次他比對的資料都是有限的。
1896份材料!
1896張定格的照片。
對方既然要和診所裡的張村樹接觸,送藥,甚至是取走實驗資料,就不可能只進過診所一次。
所以,先前的調查思路是沒有錯的。
只進出一次的人,可以暫時剔除。
譁!
1896份材料,正如王利軍他們篩查的,1318張照片消散。
陳言腦海中只留下578份材料。
這些人都是進出過診所2次以上的人。
理論上,現在的578人,每一個人都有嫌疑。
而這些人,有病人,有推銷員,有快遞小哥,還有社群的工作人員。
掃視腦海中密密麻麻的578張照片,陳言眉頭緊皺。
如果我是對方,我應該怎麼辦?
首先是外賣人員。
我如果假裝成外賣或者送快遞的,以這個身份來接觸診所,傳遞藥品和資料……
不行!
這個念頭一經閃過,陳言就給否定了。
以快遞或者送外賣的身份去接觸,破綻太大。
只要偵緝人員一一核對這些人的資訊,就能發現他們是不是真的快遞員或者外賣小哥。
而如果幕後黑手真的從事這樣的行業,有沒有可能?
陳言搖了搖頭。
不可能!
外賣小哥、快遞員,一個區域內天天跑,從早上到晚上,全年365天無休。
一個搞新型du品試驗的幕後黑手,幹這個?
別逗了。
要知道,正常的快遞員和外賣小哥都是固定接送某一片區的快遞或者外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