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家人聽了陶惟程的話,自然是高興的,但是他們更加關心另外一樁事情。

寧雲和方秋花打聽訊息,方秋花笑著和她說了這裡面的一些事情。

官學夫子家女兒,原本定下一樁極好的親事,但是男方去都城參加考試後,他科考沒有上榜,卻給都城一戶富商人家相中了。

那人也不敢回省城來,直接書信一封表明要退親的決定。

寧雲聽後心思動了動,卻還是有些擔心,她可不想兒子娶一個心裡有旁人的女子。

“陶家大嫂,原本是兩小無嫌猜,男方變心了,這女方對男方這麼快就能死心?”

方秋花一下子明白寧雲的擔心,當下笑了起來:“應二嬸,我自然是打聽得仔細,這個女子的品性還是不錯。

你們別相信外面一些傳言,說這個女子品性如何的不好。也別信外面的人胡說,說他們之前如何的感情好。

這個女子從前是在外祖家生活,她和男方年紀小的時候,都不曾有過接觸的機會。

兩人定下親事後,她爹孃方接她回家來,除去過年過節的時候,兩人有機會在眾目睽睽下見面外,私下裡,從來不曾真正的相處過。

男方提出悔婚的要求後,女方家長輩想不通,反而是女方認為不能強求一門親事。

原本我們夫妻也覺得這個人選不太好,但是後來聽說一些事情,又覺得這個女子還是挺不錯的。

她之所以一直在外祖家居住,是因為她外祖母有幾年一直在生病中,她小小年紀就能把老人家照顧得妥帖。”

方秋花原本是反對陶惟程和應子蕉提這個人選,她認為自家人,最好不要牽扯進應家這些大事情裡面去。

但是陶惟程聽人說了這個女子的事情後,他認為這個女子的品行不錯,只是婚姻方面,她的運氣不太好。

最重要的是,陶青碧上面一定要有一個能幹又大度的嫂子。

應蘇葉夫妻表示,還是要先和官媒打聽一下訊息。

陶惟程和方秋花贊成他們的決定,認為這是最妥當的做活。

應子杞看了看應子蕉,見到他面上沒有反對的神情,想了想,悄悄說:“你要是覺得她先前定過一門親事,有些不太好,你還是可以表示反對的。

你只要想成親了,還是可以挑選到完全合心意的人。”

應子蕉看他一眼:“人無完人。男方悔親,又不是她的過錯。而且她們家對此事又沒有拖泥帶水,我覺得有機會見一面再說吧。”

應子杞再看一看應蘇葉夫妻面上的神情,他對陶惟程夫妻說:“陶大哥,陶大嫂,我們還是相信你們的眼光。但是這樣的大事情,一定要慎重。”

陶惟程笑著點頭:“我們知道,所以也是從旁處打聽了訊息。從來不曾驚動過女方家,因為這樣的事情,一定要雙方都同意。

應二叔和應二嬸還有蕉兄弟如果介意她先前定過親的事情,還可以問官媒有沒有別的好人選。

省城這個地方,人多,而且各家女子也不會早早的定下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