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之前,那些觀眾們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一些人已經快要笑瘋了出來,而另一些人則是心緒複雜。

“這個瞎眼老太太原本還想著限制劉徹的軍權,甚至於話語中隱晦透露出來的意思還是將虎符交付到能守‘制度’的人手中……沒成想,程不識竟然直接給他來了這麼一出!”

“這就說明,在現階段, 正如太皇太后所說的那樣,即便沒有虎符,但是皇帝劉徹卻依舊能夠調動相應的兵馬,究其緣由,不正如程不識之前所言,所有的邊疆戰士們都在渴望著朝廷有一位真正能夠懂得軍隊、熱愛軍隊的統帥出現——而這樣的統帥若能是皇帝本人的話,那不就更好了嗎?”

“劉徹希望能夠掌握軍權、痛擊匈奴的心我是能夠理解的,但是,那個太皇太后的擔憂, 卻也不能說就全無道理——雖然她做的一些事情難免惹人詬病,但是,她的擔心卻也有一些道理,畢竟,她總不可能知道,他的孫子劉徹,後兩世會是李世民、朱元璋這樣的人物,因此,對其不自信……倒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畢竟,劉徹在這一階段,遠未證明過自己!”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每個人都知道,每一世的自己, 實際上已經和自己的其他世全然不一樣了, 在這種情況下, 即便知曉劉徹的後兩世是李世民以及朱元璋,也不能保證這一世的劉徹就一定能夠帶領大漢成功登頂吧?萬一……劉徹這貨其實是一個志大才疏的蠢貨呢?也不能不考慮這一點不是?”

“現階段, 依照大漢和匈奴的情況,打肯定是要打的,但是能不能打過卻又是另外一個道理——誠然,此時的大漢經過這麼些年來的積累,其實力已經空前強大了,但是,匈奴那邊的實力卻也不差啊……甚至可以說是猶有過之,否則,匈奴使者也不可能在劉徹面前那般囂張跋扈了,那名匈奴使者之所以能夠做到在劉徹面前那般跋扈的原因,究其緣由,只是因為匈奴強大罷了,若是匈奴不強的話,你看那個使者他敢蹦躂一下嗎?”

“打不過……那也要打——不打,只有被匈奴勒索的命,直至最後被匈奴得寸進尺到覆滅亦或者不得不打的地步,但是如果打了的話,或許會敗, 但只要統籌好了的話, 失敗卻也不代表就會徹底的被滅亡, 大不了事後再多補償一下匈奴罷了……雖然大漢子民的生活也許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的窘迫,但總比亡國滅種來得強點吧?再說了,這一場戰爭,也不一定就會是匈奴勝,大漢經過這些年來的積累,其實力不容小覷,而一旦此戰是大漢獲勝的話,那麼,從今往後,大漢將會徹底擺脫匈奴的鉗制,成為這方土地上最強大的國度!”

…………

另一邊,螢幕之中畫面一轉,然後,一道捷報聲響徹宮扉:“閩越捷報!”

隨後,一幕幕場景迅速無比的飛掠而過,在此過程中,王恢和韓安國的兩路大軍平定了閩越的作亂,從此之後,漢軍聲威文教遠播南土,數年之後,劉徹又派大軍南下,徹底平定了百越各部,並在當地設立九郡。

之後,朝堂之上,劉徹終於徹底的暴露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當然,或許是之前就已經有人猜到這一點了,但是,當劉徹真正暴露出來這一想法的時候,還是讓所有的朝堂大臣們吃了一驚!

“此戰不僅僅只是為了平亂,朕的最終目的,是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南方之患,等平定了南方,朕就可以騰出手來集中力量……去對付北方的強大匈奴,所以,朕召集你們來,並不只是要炫耀南方大捷,而是要談我大漢的整體周邊戰略,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國!”

劉徹的抱負,儘管早就有朝臣猜測到了,但是當劉徹如此大明大方的說出此言的時候,還是驚愣住了在場的所有人!

…………

此刻,當劉徹說出要和匈奴決戰之言的時候,螢幕之前的觀眾們徹底的沸騰了起來。

“來了!來了!我最期待的精彩大戰終於到來了嗎?”

“大漢與匈奴之間的戰爭……究竟會鹿死誰手呢?劉徹……加油啊!你可是後兩世是李世民和朱元璋的存在啊,千萬別給他們丟人哪!”

“大漢……必勝!”

…………

就在螢幕前的觀眾們為劉徹加油打氣的時候,螢幕中,遏制了劉徹很多年的太皇太后卻是傳來了病重的訊息,並在彌留之際,召人來傳劉徹。

當劉徹步入太皇太后寢宮中的時候,正端坐於椅子上的太皇太后驀地開口說道:“一定是咱們的皇上到了!”

“孫兒給太皇太后請安!”劉徹恭敬無比的跪地施禮道。

只不過,人尚未跪下,太皇太后卻是先行開口了:“別跪了,反正奶奶也看不見,這會兒,我是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來,拉著奶奶的手,出去散散步!”

只是,太皇太后實在是太老了,在劉徹和倩兒的攙扶下,太皇太后愣是沒有被攙扶起身,反倒是差點兒跌倒下來。

“奶奶!奶奶!”

望著這副模樣的太皇太后,劉徹很是擔憂的呼喚了出聲,只是,伴隨著擔憂的,還有他極度複雜的神情。

“來人哪!”

只是,不管心底裡的想法究竟是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喊人肯定是不會錯的。

只是……

太皇太后卻是阻攔住了劉徹的喊人行為。

“不……不用……不用……”

阻攔住了劉徹的呼喊之後,太皇太后緊緊地抓住皇帝劉徹的手道,

“這皇上的手……怎麼比奶奶的還涼啊?”

說著,也不等劉徹回答,太皇太后便再次詢問道:“徹兒呀,你恨奶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