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螢幕之前的觀眾們望著重新坐上自己皇位的真皇帝劉徹,不禁紛紛在彈幕間裡感慨了出聲。

“那些匈奴使者未免也太狂傲了吧?這還能忍?我們支援劉徹幹他丫的!”

“沒錯,劉徹,別慫,幹他丫的,你可不能給你後世的李世民、朱元璋兩人丟臉啊!”

“話說, 劉徹現如今的心中也很是無奈吧?內有太皇太后掣肘,外有匈奴虎視眈眈……他真是太難了,但願他能夠帶領大漢朝崛起吧!”

…………

另一邊,螢幕之中畫面一轉,只見得衛青正站在一張軍事地圖前點指著道:“若是由長安發兵,這麼長距離的遠征,恐怕又得興師動眾、日費萬金, 太皇太后恐怕很難同意!”

聽得衛青之言的皇帝劉徹很是認真的說著道:“朕知其難, 才要想為之——這一場戰爭,打不打倒是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是那些拒戰大臣們的掣肘,他們之所以拒戰,就是擔心朕能夠行使兵權!”

聽得劉徹之言後,衛青當即微微低首道:“此舉對於陛下獲取兵權有非常之意義,陛下必須行動起來奪取兵權!”

“等等……”驀地,也就在此時,劉徹身邊的一位臣子突然開口說道,“武安侯應該也能夠看出此舉對陛下的重要意義,可是為什麼……極力反對的人中就有他呢?難不成……”

此人話未說完,衛青便徑直開口說道:“武安侯與魏其侯,原本就是一對仇人,一方贊成, 另一方必然反對——我想, 武安侯不是看不出此舉對陛下的意義, 只不過……”

“若是如此,朕倒是能夠原諒他!”劉徹淡淡的插言了一句道——很顯然,若是武安侯反對的原因不是因為魏其侯的話,那麼,等待著武安侯的結局,絕不會太好!

“陛下!”之前開口說話的那位大臣再次說道,“朝堂之上各方勢力就是一罈渾水老湯,扯不清的,所以,我認為,陛下此番行動,還是應當啟用新人才是!”

“朕已經相中了嚴助,同時,朕也深感朝廷真正缺乏的就是這種直言敢諫之士,也愈發覺得,朕的新政招賢原本就是對的!”劉徹如是言道。

“臣以為,陛下的目標一定要單純,不翻歷史舊賬,重在恢復陛下的權威!”衛青當即建議道。

聽得衛青之言的劉徹輕輕頷首道:“許昌、莊青翟他們,怕的就是這個!”

“陛下,無論如何,此次都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另一位臣子開口說道,“只有這樣,才能儘快恢復陛下被太皇太后所壓制著的權威!”

伴隨著太皇太后愈發的年邁,劉徹對於此事反倒是不怎麼急切了——畢竟……該是自己的,終究是要重新被自己給掌握在手心裡的!

“這幾年,虎符雖然一直在太皇太后的手中,但由於朝廷已經不設立太尉一職,所以,現如今朝廷真正掌兵的,其實是一個很不起眼的人!”衛青在此時開口說道。

“誰?”另一位大臣忍不住開口詢問道。

“東宮的衛尉……程不識將軍!”衛青當即回覆此人道。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而且,又臥病在床,所以,太皇太后現如今其實都是透過程不識將軍來控制整個大漢軍隊的!”衛青繼續解釋了一句道。

一旁的那位大臣在聞聽衛青此言道,當即建議皇帝劉徹道:“那……陛下在和天皇太后談之前,不妨先和那位程不識將軍討論一次!”

對於這位大臣的建議,皇帝劉徹卻是這般回應道:“老子兵道,靜而動,正而奇,真正善於用兵的人,是在無形無跡之中,不知不覺就將事情給辦了……這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皇帝劉徹說完此話後,螢幕前的觀眾們便看到螢幕之中畫面一轉,繼而,皇帝劉徹已然出現在了太皇太后的寢宮之中。

此時,和之前相比,太皇太后無疑蒼老了許多。

“徹兒呀,坐!”太皇太后在讓劉徹坐下後,忍不住的開口詢問道,“東甌國的事……議的怎麼樣了?”

“回奶奶……”劉徹深吸一口氣後,當即很是鄭重的說著道,“孫兒大膽,孫兒將廷議改為了朝議!”

聽得劉徹之言,螢幕前的觀眾們很是直觀的看到,老太太那原本很是和善的面龐,頓時就變得有些不開心了起來。

與此同時,螢幕中的皇帝劉徹像是完全沒有看到太皇太后的臉色一般,繼續直言道:“朝議認為,東甌是我朝的屬臣之國,東甌的安全,與我大漢有唇齒相依的聯絡,所以,多數朝臣認為,我大漢朝廷應該出兵援助東甌!”

對於皇帝劉徹的言語,太皇太后冷然的開口質問道:“你說的多數……是誰?那少數……又是些什麼人呢?”

不等皇帝劉徹回話,老太太便令人將程不識給喊進了大殿之中。

“卑將叩見陛下、太皇太后!”程不識進入殿中之中,當即拱手而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