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的孤獨,微渺的篝火。

那端著酒碗的青年將軍自言自語,“秦二世元年九月,楚家項羽項梁起兵反秦,淮陰人韓信,仗劍從之,入項羽麾下,成執戟校尉,為項羽捧戟,信以為項羽對自己無比重用,欣喜無比,可屢次獻策,皆被項羽所拒,後鬱郁不得志,離開項軍,奔赴漢王。”

“信初到漢營,就犯了頭條死罪,本該就地問斬,遇到了摯友夏侯嬰,夏侯嬰為人坦蕩,肝膽無雙,與信交談,引以為知己,後引薦給漢王,結交丞相蕭何。”

“蕭何與我, 夜下之誼, 從那以後,漢軍開始節節大勝。”

“暗度陳倉, 陳倉之勝,讓漢軍第一次打出了威名,後來還定三秦,漢王東出, 決戰齊王。”

“信跟隨項羽多年, 深知項羽之威,信奉勸漢王,莫要與項羽輕啟干戈!”

“然漢王聯合河南王殷等王侯,攜五十六萬聯軍入關, 自稱漢中王!”

“如此一來, 漢王等同自詡天下霸主,項羽問詢,五萬精銳騎兵連夜來襲, 彭城之外,項羽以一己之力破五十六萬大軍,殺的漢王丟盔卸甲逃命,而信此刻正在燕國之地與燕國趙國為戰無暇南顧,項羽趁勝追擊,勢要把漢王趕盡殺絕,此刻漢王發出求救,要求信帶兵來援……”

說到這裡, 那宏偉威嚴的聲音出現, “可,你拒絕了, 這是你第一次背叛漢王!”

青年將軍消瘦的人影輕輕端著酒碗, 抿了一口,“信困於齊國楚國, 此刻離開, 必然會被反撲, 未必能全身而退, 而以我對項羽的瞭解,項羽此人, 好大喜功,只要給他臉面, 未必會被滅。”

那聲音郎朗,“所以,這就是你背叛的狡辯嗎?”

青年將軍笑了,他把手裡的酒碗傾瀉而去,站了起身,“若漢王當年聽我之言,不入關口,那豈會是現在的局面,而且當時我手握大軍二十萬, 楚漢相爭,我若真心背叛, 只需要進攻項羽後部,項羽被襲,勢必斬殺漢王, 漢王若死,天下群雄,唯有信與項王, 何來漢王的天下霸業?”

一個霸氣凜然的聲音接道,“說得好!可你為何不這麼做?”

徐明順著這霸氣酣暢的聲音看去,一個雄偉至極的人影矗立在了韓信的對面,他並不多麼高大,也就三米出頭,可他的身軀陰影完美勾勒,給人雄偉如山的極道感覺,看到他一個字,彷彿看到了極道霸道,這就是西楚霸王?

面對霸王的問話,韓信沉默了, 青年將軍站在那一動不動。

那煌煌聲音又道,“我來告訴你,他為何這麼做!他淮陰侯韓信, 根本就不是我們的人, 而是圈外之人!一個外人而已。”

那霸氣凜然聲音冷漠,“外人?”

煌煌聲音繼續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然,秦如何失的鹿,卻無人查究,唯有漢王知曉!昔日漢王起事之時,遇到赤白二蛇,斬殺之,漢王得知這二蛇是傳說中的赤白二帝,來自於世外之地,他們來此地想要擷取秦之龍脈,秦之氣數,再造一個春秋戰國的諸侯亂戰局面。漢王殺二帝,機緣巧合,強運之主,後一路擴張,終成霸主,而漢王也很清楚,他所仰仗的不過是圈外的力量,圈外的力量終有一天會反噬自己,所以漢王對於圈外的韓信,張良等將軍都抱著一顆防範之心。”

“楚漢相爭,張良韓信屢屢對霸王心慈手軟,且不說你有資敵之禍,單單說你違背軍規,怕是千字難解!漢王以絕強之心,烏江之畔迫死霸王,繼任大統,重開社稷,繼承秦志,驅逐異人。而你淮陰侯韓信,居然死在了婦人之手,如此以來,異人被斬,大漢終安。”

“韓信,你可有話要說?”

面對煌煌威嚴聲音的逼問,韓信沉默的站在那許久,沒有說話。

而徐明此刻已經徹底炸裂了。

臥槽!先秦歷史有這麼精彩的嗎?

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圈外的那些大哥已經坐不住了,派出各地潛伏的長生者開始給政哥上眼藥。

政哥沒了,輪到劉邦和項羽,劉邦和項羽居然也被盯上了,甚至可以說劉邦能成家全都是圈外所贈,赤白給劉邦氣數,呂雉下嫁劉邦,還有韓信張良買一送一的極限安排,這種情況下,劉邦可以說是氣運之子,直接把本土的霸王幹報廢了。

而圈外這時候按道理說應該滅了劉邦這個代理人,然後重現春秋戰國的美好局面,他們可以大快朵頤的分割氣數。

可圈外打死也想到,呂雉,叛變了!

呂雉徹底愛上了劉邦這個地痞流氓,並且把自己一樣而來的同鄉人,全部幹掉,兵仙韓信強大如斯又如何,還不是死在了婦人之手。

歷史上名流大將,皆有體面死法,唯有韓信,死的憋屈窩囊。

徐明感嘆的同時,也暗暗道,這世上哪兒來什麼氣運之子,一切都不過是因果使然。

看起來劉邦因緣際會,實則是圈外圖謀,看起來朱元璋是命運如此,實則是氣數之爭,這也驗證了自己已經重複了很多遍的一個真理。

弱者相信運氣,強者相信因果。

這時,韓信念了一句,“也許夫子說得對,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我不是輸給了劉邦,我是輸給了呂雉,呂雉與我本是同鄉,她徹底愛上了劉邦,為了劉邦,出賣了我,出賣了張良,出賣了常遇春,出賣了所有人!一個地痞,靠著搶來的氣數,走上了九五至尊的巔峰,漢王的所謂運氣,說到底不過是呂雉氣數!”

煌煌聲音又道,“是誰的氣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氣數歸了我大漢!”

韓通道,“可沒有全歸大漢!當年項羽率先攻入咸陽,焚燒阿房……”

對面霸氣人影怒道,“淮陰侯,休要汙衊孤王!孤不曾焚燒阿房,本將軍打入咸陽的時候,阿房宮還沒建好呢!我去哪兒燒阿房宮!”

韓通道,“是,你沒有燒阿房宮,可秦族遺老遺少王族上下百口,都是你斬的吧!”

霸王之影道,“當初秦滅楚國三戶,我楚滅秦之王族,不過是因果使然,孤有何之錯!”

韓通道,“你是沒錯,可你不該裹走天下九鼎,天子玉璽,四面楚歌之時,漢王許諾只要交出二物,你和虞姬皆可活,可你拒絕了漢王的好意,與虞姬齊齊落水,終成泡影,這天子玉璽和天下九鼎從此下落不明,漢雖然後來重鑄九鼎,可無法和真正的商王傳承下來的九鼎媲美!這也讓天下不能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