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裡面各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第2/3頁)
章節報錯
趙會長的話又一次深深撞擊了鷓鴣哨的內心,螞蟻的生存方式,和主上的生存方式,何其相像!
主上透過建立蟻巢——白玉京,然後分發精銳的核心層,然後透過層次外包的玉京仙賊,這不就是新的生命方式嗎?
鷓鴣哨看著趙會長,“可是,螞蟻這種鬆散生命也是很容易被擊敗的,只要我們用心,他這種所謂的高階超個體高階生命也會被低階的人類個體所摧毀。”
趙會長看著鷓鴣哨,“那是因為,他們不會懂得隱藏自己。”
此言一出,鷓鴣哨後退了數步。
隱藏!
終於,趙會長提到了和主上幾乎一模一樣的核心,隱藏!
隱藏好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趙會長看著鷓鴣哨,“如果他們懂得隱藏自己,就和傳說中的沙漠行軍蟻一樣,徹底幾千億,稱霸一方天地的時候,人類的個體還能戰勝他們嗎?鬆散式超個體生命為何是高階生命,因為他們幾乎沒有上限!而人類上限太多了,苛刻的生存條件限制了我們的高度,而越是簡單的高階生命他們就越是沒有上限,也就是那句永恆的真理,簡單意味著堅固,生命的形式在於生命的組成方式,而不是生命的構成方式,人類個體構成在複雜有一個無限組成生命體更有競爭力嗎?你再強大,細胞到死也就兩百億,而對面可以無限繁衍,這不是一個量級的,小朋友。”
鷓鴣哨看著趙會長的眼睛,鷓鴣哨懷疑,他是不是一個真的精神病。
而趙會長卻低頭看起了螞蟻,“說到隱藏,其實隱藏也分很多種類的,像螞蟻這樣的隱藏,其實很低階。”
鷓鴣哨道,“這還低階嗎?發現就是毀滅啊!螞蟻蟻巢發現別的蟻巢可是直接毀滅對方蟻巢的啊!”
趙會長笑道,“螞蟻發現了人類,但是螞蟻消滅了人類嗎?明顯沒有,螞蟻最多隻是消滅他們同樣是螞蟻的存在。”
鷓鴣哨閉嘴了,好像,他說得有道理,主上是在隱藏自己嗎?是的,可主上真的消滅了所有威脅嗎?不,他只是消滅了同類,最起碼主上現在就好像是土裡的螞蟻,看著人類的龐大社會,瑟瑟發抖。
鷓鴣哨虛心的道,“那敢問怎麼樣的隱藏,才是最高明的隱藏方式?”
趙會長道,“把自己的信念忠實的對映給其他生命體,讓對方接受自己的理念,才是隱藏的最高明方式。”
鷓鴣哨看著趙會長,“您說的,我不太>>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明白。”
趙會長道,“你聽過宗教嗎?”
鷓鴣哨有些遲疑,“宗教?”
趙會長道,“我不是想證明宗教是正確的,神明是真實的,我只是想說,宗教就是一個很成功的典範隱瞞案例,你看看那些宗教騙子,他們口口相傳的所為神明真實存在的傻缺理念,這都是中世紀的東西了,可他們敢拿出來,還敢給那些真正的科學家看,結果呢,那些科學家反而不以為那是假的,還都信了,也許他們內心不相信,但是最起碼他們表面真的相信了,這麼以來,宗教就把他們真正的秘密隱藏了起來,這就是一種最高明的隱藏方式,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假的,而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真的,你明白嗎?”
鷓鴣哨看著趙會長的面孔,思考著主上徐元的策略。
也許主上現在的黑暗叢林法則是對的,因為他這個螞蟻窩還小。
但是時間長了呢?螞蟻窩足夠大的時候,就會有強大的人類出現干涉,也許會有別的什麼人間龐大勢力出手把主上給剁了。
這時候,趙會長站了起身,把雨傘合了起來,“不要奢求高階生命形式,因為這不是奢求能追求到的,就好像花會開,水會流,石頭會裂開,是歲月給了他們的高階生命模式,而不是他們真的求到了高階生命模式,如果有一天高階生命模式出現在我的身上,我也不會感激,也不會悲傷,因為命數到了,這就是玄學的終極問題,氣數和命數,這就要牽扯到了因果關係,這就太麻煩了,我們人類從誕生那一刻就在研究因果關係,傳說八卦是最接近的,可八卦又不全,而且八卦也許只符合古人,並不適合現代人,這是個很難研究的玄學問題。”
鷓鴣哨道,“玄學和科學區別大嗎?”
趙會長笑道,“科學是玄學的一部分,而且只是一小部分,做個比喻吧,科學就是你一根頭髮,是普通人類能夠理解的方式搞懂的那點東西,而更多的你的頭髮是玄學,這些頭髮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就好像因果和命數本就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所以玄學這方面從來不需要過多的基數和普通訊徒數量!他們只需要極少數的天才,只有真正的天才才能推動玄學的發展,而且還就是那一兩個天才,就能直接把玄學推向一個新的巔峰!”
鷓鴣哨點頭道,“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
趙會長聳了聳肩,“不,你沒有明白,你根本沒搞清楚玄學和科學的真正理念,人類總是自以為是的以為科學能解釋一切,他們想用科學頭髮解釋其他的玄學頭髮,這就好像拿著一隻章魚去解釋大象,太扯淡了,一個新的學科就要有新的出發點,人類還想用牛頓的力學三定理去研究諸葛亮的稱骨算命,劉伯溫的燒餅歌,袁天罡的推背圖,老天,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的東西!”
鷓鴣哨試著道,“燒餅歌和推背圖是一類的東西嗎?”
趙會長道,“不是,雖然他們的確很像,但是他們只是相對比較相近的兩根頭髮,推背圖是預言占卜,燒餅歌是因果輪迴,如果說他們倆非得有什麼相近的話,那就是他們的推演方式,他們都是透過八卦和觀察人倫因果而的到的。”
“這種觀察,非常入微,袁天罡和劉伯溫他們就是透過發現這些入微的變化,從而掌握變化的當量,洞悉了這因果的規律從而製造出來了符合他們那個年代的頭髮的奧義,而他們的奧義拿到我們這一代,顯然過時了,雖然大多數還對得上,但是更多的是對不上,研究他們的內容並沒有意義,研究他們如何洞悉入微變化的到奧義的辦法過程,最重要!”
鷓鴣哨點頭道,“這麼說來,我應該去朝歌燒餅歌和推背圖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