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依舊住在那四面環山的舊址,而祝江江蓋的新區,在小雞村和榆林寺的中間位置,新區前面就是官道。

經過一番整改,原本凹凸不平的大山,如今山腳已經被填平,蓋上了一棟棟漂亮的青磚院。

山腳往上的地方,也變成類似梯田一樣的,高度不規則的平地,平地上蓋的是獨棟獨院的木屋。

從山腳往上看去,青磚院整齊漂亮,堅固的房屋給人安全感。

上面一枝獨秀的木屋,又給人一種寧靜悠遠的感覺。

再加上後山栽種了半年的果樹林,果樹林正是成長期,更加讓人覺得,這裡充滿了美好的願景。

新區正在收尾,此刻周家兄弟倆收尾的工作是安裝引水管和排水溝。

引水管用的是祝江江廠子裡的橡膠,排水溝則是直接挖在地下,用青磚壘著。

看到那些橡膠,祝江江再次感慨,她的橡膠廠何時才能真正上市啊,東西全都用在自家了。

雨衣、雨棚、泳池,還有現在的排水管,沙河村那點橡膠真的不夠用。

“祝掌櫃!”

瘦了一大圈的周獻突然在工人群裡站起來跟祝江江打招呼,要不是認得他的聲音,祝江江都差點沒認出來他。

“早就聽說你回來了,咋都沒來這兒啊。”

周獻一開口,周時也從遠處過來,兄弟倆都一樣,身上掛滿了幹活的工具。

“祝掌櫃,你可算是回來了,快、快到處看看,看看我們的手藝,跟你要的是不是一樣。”周時迫不及待地想讓祝江江進行工程驗收。

他身為這個工程的最大負責人,祝江江不在,只留給他一沓圖紙,他壓力有多大,只有他自己知道。

生怕哪裡出了差錯,就要全部推倒重來了。

祝江江比他們淡定多了,“周大哥,我方才在山下看過了,很不錯,這大半年,辛苦你們了。”

從開年到現在,周家兄弟就埋頭在新區,申敏跟她說過,他們家都沒不常回,直接住在這裡。

難怪他們看著比去年瘦了這麼多,當真是辛苦了。

“別光看下面,咱們去上面看,上面看得更清楚。”周時依舊堅持要她上去。

若是仔細聽的話,能聽出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驕傲。

周時自然是驕傲的。

他每每站在上面的木屋獨院,看著下面的社群,他都喜歡得不行,如此漂亮、偉大的工程,他恨不得讓全天下的人都來看看。

讓他們知道,原來房子還可以這樣蓋。

上面的景色果然不負眾望。

站在隨意一棟木屋院前,眺望山下的社群,俯瞰社群裡走動的工人,頗有一種欣賞人間百態的感覺。

在這裡,他們能看到整個社群的模樣。

平整的道路、整齊的房屋、路旁的樹和路燈杆,還有種了草皮的小花園,環繞小花園的跑道……

這是一個現代化的社群,但對古代人來說,那就是突破他們想象的東西。

這跟他們以前所認知的城鎮、村莊全都不同,像是重新認識了一個世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