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顧:“這些東西,直接問衙門要不就行了嗎?怎麼還要自己收集啊。”

祝江江:“許三皇子,你大概不知道,每一個鎮,衙門裡登記的戶籍資訊,連全鎮人口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吧?”

戶籍登記這種東西,就像小雞村那種被邊緣化的村子,他們全村人怕是都沒有登記在冊,所以衙門裡的資料,又怎麼會真實可靠呢?

“再說了,衙門裡的戶籍冊子只能告訴你,這個鎮有多少人,卻不能告訴你,他們的消費能力,不還是得靠自己去記錄。”

祝江江這幾句話,說得幾人啞口無言。

好像……還真像她說的那麼回事兒。

“幾位,我一會兒要去城裡一趟,小魚今天放假,她回來了記得幫我們跟她說一聲兒,我跟她哥晚點會回家。”

裴祭已經在替她繫上披風,兩人準備去城裡。

武晉平已經開口,讓她參與衙門裡的事務,周凉得知此事後,便一直催她。

今年的下半年,江南鎮實施了試驗田的措施,他讓祝江江去,也是為了這事兒。

他們要趕緊出一份報告,呈送到澧京給皇上,此事事不宜遲。

周凉去年是全程跟著祝江江去救過災的,對於她用資料來分析事情的習慣,他也學到了。

所以今年江南鎮各村的糧食收成情況,他都用數字做了表,祝江江來了之後,一看便知。

而且,他還打算將這份表一同呈送到澧京給武靳看。

武靳在小荒村待過,他看得懂這些數字符號。

祝江江坐在周凉的書房裡,將每個村子的資料全都看了一遍,花了大半天時間,快到傍晚時,她才全部看完。

“周大人,不錯嘛,辛苦了。”她伸了個懶腰,對周凉笑道。

她說的不錯,是指周凉竟然也會用資料說話了,這才讓她只用了半天時間,就對全鎮的糧食收成情況,做到心裡有數了。

周凉倒是不覺得辛苦,他只有一個問題,“那呈送給皇上的奏章,可否勞煩小娘子?”

他雖是堂堂的一個狀元郎,但他自知,自己的文采跟祝江江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而且,要說寫報告、寫總結這種東西,不知道為什麼,祝江江寫的就是比他全面,很多他沒想到的點,或者說皇上都不會想到的點,她都能寫出來。

每每看她寫的東西,都會給人一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能學到很多東西。

“沒問題。”

不就再寫一份報告嘛,祝江江壓根兒沒放在心上,“交給我吧。”

“對了,周大人,過年來我家吧,我有點事兒想要拜託你。”

在走的時候,祝江江回頭對周凉補充了一句。

周凉有些意外,但還是點頭答應了。

其實祝江江找他,就是為了年後她去小西州一事兒。

她和裴祭都走了,裴小魚就得找人照顧,周凉是很好的選擇。

一來他們關係不錯,二來周凉在江南鎮有點話語權,就不怕有人在他們不在的時候,欺負裴小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