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分到多少銀子了?”

看到許老根領到銀子了,大夥兒都湊過去,想看看他拿了多少錢。

許老根見狀,雙手捧著銀子,高興得眼睛眯成一條線,“瞧瞧,三兩六錢銀子。”

某村民:“三兩六錢?老村長,你當時買了多少股啊?”

許老根:“我買了三股。”

那村民:“買了三股,分了三兩六錢,一股一兩銀子,那一股才掙二錢銀子,不多啊。”

大夥兒聽那人這麼一算,方才激動的心情冷靜了不少。

一股才掙二錢銀子,比他們想象的要少。

“是不是算錯了?那蘑菇採了多少,我們是知道的呀。”院子裡有人開始低聲質疑。

那些之前沒買股份的村民,這次分賬沒有他們份兒,但並不妨礙他們來看熱鬧。

看到院子裡的人,辛苦了小半年,才掙二錢銀子,他們便開始起鬨嘲笑。

“喲,忙了小半年,才掙了二錢啊,我以為有多少呢。”

“是啊,看來咱們之前沒買是對的,不然就跟他們一樣,整日去後山累死累活的,結果才掙二錢,真傻哈哈哈。”

被院子外面的村民這麼一說,院子裡大夥兒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他們好像真變成一個笑話了。

“嘁,一群傻子。”

看熱鬧的許顧毫不掩飾自己的嫌棄,啐了一聲兒。

一旁的武晉平見此,也搖了搖頭。

這一幕,讓他深刻的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現在看來,祝江江在鄉下辦書院,十分的有必要。

不然的話,分紅這麼好的一件事兒,今日就會變成互相質疑、互相嘲笑的壞事兒了。

“第一次分紅,一股分到一兩二錢,你們覺得少,是因為你們把自己投入的那一部分算進去了。”

祝江江拿著第二份分紅的銀子,在手裡左右倒騰,抬眼,淡淡地笑著。

她笑,是因為他們的眼光太短了。

“好,就按照你們的想法來算,也沒問題,但你們有沒有想過,下一次分紅,你們能掙多少銀子?”

眾人聽到這話,都不說話了。

申敏見縫插針,替他們算了起來,“五個月的時間,你們掙了一兩二錢,下一個五月,你們也一定能掙一兩二錢,甚至更多。”

“只要祝姐姐的大棚還在,你們就能一直領到銀子,三年、五年、十年,你們花一兩銀子買股,第一次分紅就收回本了,接下來的分紅就全部都是淨利潤,你們還覺得自己掙得少嗎?”

在場的所有人中,除了那些村民之外,申敏、許顧、武晉平,甚至是對買股一事不太懂的顧風間,他們都知道這筆買賣村民們有多賺。

只有他們自己覺得,自己虧了。

這才是今日真正的笑話。

村民們聽到申敏的話,立刻就清醒了過來。

他們剛才是被那半年掙二錢的演算法和院子外面的人的嘲笑給矇蔽了雙眼,沒深入想過這個問題,就直接質疑祝江江。

這下好了,輪到他們尷尬了。

“是、是我們太沒眼界了,小村長帶我們走的路,那準備沒錯,大家夥兒都別聽他們的,他們是嫉妒。”

院子裡的人開始拍祝江江的馬屁,同時還不忘把鍋甩給院子外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