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蝦塘出事兒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們看,那群孩子怎麼不打傘就在雨裡跑啊?”
“哎喲是啊,誰家孩子啊,下這麼大的雨,小心淋溼生病咯……”
傍晚的江南鎮清水河兩旁。
幾個住在城北郊外村子的孩子們,要穿過江南鎮回家。
此刻天上正下著雨,雨比剛才時小了點,但城中沒帶傘的人還是得想辦法避雨。
大夥兒都躲在路旁的鋪子屋簷下時,一群身穿花花綠綠的衣服的孩子們,從他們眼前打鬧跑過。
他們不打傘,但身上穿了同樣款式的衣服。
那衣服從頭遮到腳,全身上下除了臉和腳之外,其他的地方全都遮住了。
“爹,我回來了!”
那給小荒村學堂送了一個月菜的老唐,他家兒子也在小荒村學堂唸書,這會兒剛跟幾個同窗分開,跑進了自家的小菜鋪子。
老唐瞧見自家兒子身上穿了件新衣服,衣服上還在滴水,便趕緊找扯下脖子上擦汗的布,要給自己的寶貝兒子擦雨水。
可誰知,他的手還沒伸到,他家兒子就乾乾爽爽地跑去給買菜的客人稱菜去了。
老唐好奇地拎起那件雨衣細看,問道:“兒子,這是啥衣服?誰給你的?”
“這是書院發的雨衣,先生說穿這個就不怕雨淋了,爹,你看我身上是不是一點兒都沒淋溼。”
“啥雨衣?”
鋪子外面躲雨的人本來就好奇孩子們身上穿的衣服,聽到這話,眾人紛紛往鋪子裡擠去,拿起那件衣服就好奇地摸來摸去。
“這是啥料子啊,咋沒見過呢?”
“這料子水浸不透嘿,你們看,外面是溼的,裡面是乾的!”
眾人驚歎於這件雨衣的製作和料子,再看雨衣胸口的地方,有幾個小字:江南鎮雨衣。
“咱們鎮上啥時候有這個東西了?”
“唐家娃兒,這衣服是從哪兒來的啊?”
“這是學堂發的,跟我的鞋子一樣,都是書院給我們的,是祝先生家做出來的東西。”那孩子又答了一次。
“哦,是小荒村的祝小娘子做的啊……”
聽到學堂二字,再加上姓祝的先生,大夥兒一下就知道孩子說的是誰了。
“這東西好啊,有了這個,就不怕下雨天出門了。”
“就是啊,這會兒地裡活兒正多著呢,要是有這東西,就不用等老天爺停雨了,就是不知道這東西咋賣?”
“……”
一場雨,幾件雨衣,保證了孩子們的健康的同時,又打出了廣告。
這就是為什麼祝江江堅持要給孩子們發雨衣的理由。
小荒村。
祝江江看著淅淅瀝瀝,下了兩天的雨,心中是又高興又擔心。
她高興的是,只要這雨下著,趁著週末的時候孩子們不上課,可以到處跑,她的雨衣就可以持續地做宣傳。
而讓她擔心的是,雨季來了,不知道裴祭那邊怎麼樣了。
今年的河堤還靠得住嗎?莊稼會不會再被淹?
雖然記憶裡今年沒有發大水,但祝江江也挨不住村民們的詢問。
去年那場慘痛的教訓,記憶猶新,所以大夥特別關注下雨和河堤的事情。
“小村長,小照回來了沒有啊,那河堤修得怎麼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