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江江帶著幾人一起看過了所有教室,最終在圖書室坐下。

小荒村的圖書室是圖書館和展示室的結合,這裡有書架,還有展示區,展示的是一些優秀學子的作品。

不管是生字寫得好,還是畫畫畫得好,甚至是泥塑做得好的,都可以在這裡進行展示。

“這裡算是學堂的文化活動室吧,除了夜間,任何時候、任何人都可以進來這裡讀書觀賞,包括食堂的嬸子們,也可以來。”

祝江江累了,隨便扯了張椅子就坐下,讓他們自己看。

“祝姑娘,這牆上掛的可是你的日曆?”

武靳看到門口的那一面牆上,掛了十二張畫卷一樣的紙,上面畫著格子,寫了數字和一些符號。

那些符號他竟然可以看得懂!

因為每一張畫卷下面,都有數字對應的符號說明。

畫卷上格子,豎列都是七列,橫列有的是四列,有的是五列。

看著這些日曆,武靳想起祝江江蹭說過的週期制,將她的說法套用在這些日曆上,很快就得出今日是周幾。

但是,這有何用?

武靳是看懂了,但沒看出來它有什麼用,按照原先的記事方法,也能將日子記清楚,不是嗎?

“這些故事是何人所作?”武晉平已經轉到書架前。

根據書籍被翻看的痕跡,他發現,那些大澧朝很常見的書籍,在此處並不受歡迎,反倒是旁邊的故事書被看了很多很多次。

祝江江聽到他問那些書,她才吭聲,“那是我自己寫的,都是寫很簡短的故事,孩子們容易懂。”

開學前,她讓明戟幫忙印了一批故事書,那本故事書現在學堂裡的孩子們人手一本,用來幫助孩子們學習生字用的。

這批故事是她後來得空又寫了的,因為經常更新,就沒有大批次印製,只印了一點,放在這裡讓孩子們自己來讀。

這裡的故事書,視角不再是簡單的動物視角,很有多中外寓言故事。

只要祝江江能想起來的,她一有空就寫,寫完就想辦法找明戟幫她印。

“小蝌蚪找孃親?”武靳隨手翻了一本書,就看到這一則故事。

因為好奇,他將這則他本來以為是倫理故事,對其並不是很感興趣的小故事,一下子全都看完了。

看到最後,他才知道,原來這則故事說的並不是家庭之間的那點事兒。

“原來這些天晚上,在田裡呱呱叫得厲害的青蛙,是小蝌蚪變的?怎麼可能!”

小荒村開始入夏了,田裡的青蛙就每天晚上開始叫,叫得那叫一個響,吵得他根本睡不好。

但後來聽祝江江說青蛙是田野的守護者,蛙鳴是鄉村的夜間變奏曲後,他才慢慢習慣。

只是那時候,他只知道田裡有青蛙,卻不知道青蛙的小時候,竟然是一隻沒有腳的小蝌蚪!

“武老先生若是不信,今天就自己去田裡抓幾隻小蝌蚪回去養幾天,你就知道小蝌蚪是怎麼變成青蛙的了。”

祝江江不想費口舌去跟他解釋,還不如直接讓他養,親眼所見才是最好的證明。

武晉平聽到她這麼說,就沒有再繼續糾纏下去。

不過他已經決定,今天就回去抓幾隻蝌蚪回去養養看。

“哦……原來會飛的蝴蝶是蟲子變的啊,真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