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才過了一個月,選手,還有十來個,長路漫漫啊。

天氣炎熱,寧放也沒搞事。

營地周遭稍微走了走,便回來了,現在體力好,可不能瞎造。

指導了下蘇炳天如何做魚簍,搭建了個簡易的熏籠,去海邊看看...

有一說一,b組的灶還是做的不錯。

那是吳晶老師的功勞。

他經常在野外拍戲,閒暇的時候,與老師傅們學習了,有了煙囪,省了不少事。

彭魚晏一下午的功夫,逮了三條魚。

不過,今天收穫太多,又是野生黃魚,又是山雞,又是山鼠,他也沒了炫耀的心思,正好,一起熏製了,作為備用糧食。

小茹看的出大夥對於晚上的雞湯一直都在期待。

早早地便燒起了水,將寧放找來的馬刺根一起投放進去。

待到夜色降臨,整個營地裡,飄著的都是肉香。

“啊,心心念唸的雞湯啊。”

“太香了吧。”

“什麼時候能吃呀。”

“湯可別燒乾了。”

“寧放,你們也是這麼做的麼?”

寧放點點頭:“要是有大米飯,用帶著黃油的雞湯一泡,那滋味...”

“哈...別說了,我要饞死了。”

滋啦...滋啦...

正當五人翹首以待時,步話機響了。

“b組收到,請說。”小琴拿過步話機。

“晚上八點,到採訪區郵箱處,有送給你們的禮物。”

“謝謝。”

結束通話之後,幾人暫時對雞湯放置一旁。

“啥意思?”彭魚晏茫然地問道。

和節目組通話的次數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內容基本雷同。

多數情況,是通知選手接受採訪,偶爾知會下要做什麼事,一般與變數有關。

送禮物,這還是頭一回。

“寧放,你們收過禮物麼?”

寧放搖頭:“比賽勝利的算麼?”

“當然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