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第二天晚上七點半,選手剩餘二十九人,共計五個隊伍得分。

兩位選手會面,但,不是同個隊伍。

這會,他倆坐在篝火邊上,喝著茶,準備接受節目組的採訪。

選手們的自言自語聽的不少,哪怕不是隊友,互相坐下聊一聊,也挺不錯。

蒙特葉迪爾很能幹,花了二十分鐘,便搞定了他的庇護所。

而且,將晚上需要的木柴都搞定,不需要寧放動手。

他的意思很簡單。

自己來到寧放的地盤,算是客人。

那場兌換,各取所需,至於誰賺便宜,目前不好說。

但,

不重要了。

因為已經結束了。

既然來到這兒,幫忙乾點活兒,也是應該的。

網上的討論還在繼續,不過,大多數在厄瓜多與不列顛的網友中。

豪威爾也問過貝爾,你如果作為蒙特葉迪爾的同伴,知道隊友將巨骨舌魚的捕殺證換了一頓飯,會作何感想。

“我沒法做出客觀的回答。

畢竟現在不是選手。

而且,這個答案隨時可能變化。

如果接下去都沒發現過巨骨舌魚,那麼,兌換很值當。

可要是遇見了呢...

站在寧放角度,他可能沒覺得多佔便宜。

畢竟四條魚,需要的時候,撐個三四天都沒問題。

尤其,還是提供給對手。

其實吧,只要選手個人覺得ok,你,我,節目組,包括觀眾的建議看法,都不重要。

求生的,是他們...”

他的回答得到不少支援率,但這一點,顯然不夠。

所以,坐下之後,節目組的第一個問題,便是:“你們覺得這次交易賺了麼?”

蒙特葉迪爾攤手。

“我餓了,我需要食物。

沒有食物,

我的體力會下降,注意力會下降,也許,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淘汰。”

邊上的寧放笑了,蒙特葉迪爾也是個妙人。

顯然,從字面上看,巨骨舌魚的捕殺證,四條小烤魚,相信多數人都會選擇前者。

因為他們不在叢林,沒法體驗選手的真實感受。

不過,蒙特葉迪爾這麼剛,挺有趣。

節目組不打算簡單放過他:“為什麼不用紅牛或者口香糖呢?”

“嗯,還好你們沒說用斧子,”蒙特葉迪爾指了指寧放的手臂:“我覺得,接下來會發生有趣的一幕。

看看哪位選手手裡的黃布條比較多。

我個人而言,是寧放的粉絲,能和他在叢林裡相遇,很榮幸。

跑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