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座後。

徐千秋與小女孩兒一桌,二公子徐鳳年,御姐舒羞,老缺了門牙的老黃,三人一桌。

徐千秋要了一葷三素,及兩碗米飯。

小女孩陶滿武,家教極好,食不言,寢不語。

小小年紀,已有淑女風範。

只可惜,小丫頭並非美人胚子。

估摸著,長大後,也就是中人之姿罷了。

當然,女大十八變,一切,還不能下定論。

女人吶,便是天意,也難以明白。

女子婉約賢淑,便會被稱讚一句,神華內秀。

是否沉魚落雁,先天佔了很大因素。

飯桌上,唯一一道葷菜,是條烏鱧。

徐千秋一眼便認出,這是青鳥的廚藝。

多日不見,剛出沙漠,便能吃到青鳥丫頭的廚藝,也算人生幸事。

這幾日,睜眼閉眼,皆是黃沙飛舞,對青鳥的廚藝,心中想念得緊。

當然,不止是廚藝,對青鳥的身子,咳咳咳……對青鳥也很是想念。

這一桌葷素,搭配均勻,養胃提神。

徐千秋看過櫃檯一排竹籤,上面所有菜價,令他陷入沉思。

民心所向四字,各朝各代,無數儒家名流,皆在苦口婆心,勸與帝王。

實則,便是這些儒家名流之中,又何曾有人,樂意自降身份,在這一飯一菜上,斤斤計較,體諒百姓之苦。

估計,在金鑾殿之上,高高在上的帝王,也不樂意聽這雞毛蒜皮的民間小事。

與棟樑重臣們,如同菜販一般,與老農一起,探討柴米油鹽。

念及此處,徐千秋心知,打江山難,坐江山,更難!

一統天下只是第一步,如何安居天下,如何收攏人心,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如何開闢太平盛世,這,才是最難的。

此種關鍵,二姐徐渭熊,是第一個提出來的。

這,或許也是她選擇去上陰學宮的最大原因。

得知徐千秋有一統天下之宏願,她也是第一個覺得,自己弟弟,一定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