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千秋忽然直呼其名道:“呼延觀音。”

聞言,草原牧女當即愣住。

一雙水靈眼眸盯著他,眨巴眨巴,不明所以。

似乎想不明白,他為何會知曉自己的名字。

徐千秋卻笑而不語,賣了個神秘。

說著,他好奇道:“拓跋菩薩, 呼延觀音,這些個名字都挺有意思。

不知有沒有耶律彌勒,慕容普賢?”

只聽她柔聲道:“有的。”

徐千秋難得翻了個白眼,好氣又好笑,在她額輕輕一彈,說道:

“榆木腦袋, 一點也都不懂得察言觀色, 真去了帝城皇帳, 也做不來心思百轉千彎的公主郡主。”

她微微提了提嗓音,抗議道:“我本來就不是。”

徐千秋捏了捏她下巴,調侃道:

“你說不是,就不是?

若我說我是北莽皇帝,我就是北莽皇帝?”

她紅著臉,一本正經反駁道:

“皇帝陛下是女子。”

徐千秋感慨雞同鴨講,不再與她講道理。

與她一起,進入牧民部族。

徐千秋儼然已被眾人奉為神明。

峽谷之舉,已讓整個部族,盡皆心悅誠服,感恩戴德。

得知他進入部落,不論老幼,都虔誠跪地。

那位年邁族長, 更是流淚不止,好似遷徙千里的滿腹冤屈, 此刻一掃而空。

北莽民風質樸,所言不虛, 。

族內只有呼延觀音略懂南朝語言, 就由她傳話。

得知這名年輕菩薩, 要在部落停留幾日,眾人喜悅異常。

那些個年幼孩童與少年少女,更是歡呼雀躍。

除了呼延觀音,被徐千秋救上山頂的,還有幾名少女,秋波流轉,都希冀著,這名風采不似常見牧人的俊秀菩薩,可以入住自家氈帳。

草原戶籍,以一帳做基準。

北莽建朝稱帝伊始,帝王行宮,也不是廬帳。

哪怕是上代國主,每次狩獵,也必與心腹近臣,同廬而居。

故而,離陽王朝陰暗腹誹,北莽女帝仍是皇后時, 曾與數位當代權臣,趁國主酣睡之際,而苟且私通。

北莽女帝是否與權臣私通,徐千秋不感興趣,但他知道,北莽郡主,有三百面首。

族長名叫呼延安寶。

親自將徐千秋迎入黑白雙色的寬敞帳屋。

小丫頭始終跟著,未曾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