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樸,喝一杯?”

中年男子搖頭,畢恭畢敬說道:“不敢。”

老儒生彷彿聽到一個天大笑話,拿手,指了指這位晚輩後生,說道:

“便是李密弼,你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光明正大,對其進行刺殺。

這天底下,還有你孫少樸不敢做之事?”

負劍男子,不苟言笑,一本正經道:

“那……喝一杯!”

這會兒,老儒生反而搖了搖頭道:

“不給喝了,你這呆貨!”

老人揉了揉臉頰,緩緩說道:

“我罵李老頭心術不正,要遺禍北莽百年。

他罵我迂腐不堪,不配做帝師。

這些爭端,皆是在皇帝陛下,眼皮底下,所進行的廟堂之爭。

既能擺在檯面上,勉強能稱作君子之爭。

少樸,以後啊,你就別去與李密弼抖劍氣,搞刺殺了。

刀,單刃,根腳偏頗,故而,是為殺人利器。

劍,卻有雙峰,不偏不倚。

君子入世救人,方才是劍道正途。

王朝之道,亦是如此。

我在北涼,聽到這麼一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州,百姓安居樂業,方是王朝根基,壞我根基者,滅其滿門,格殺勿論!”

當時,我感觸良多啊!

隱約間,我似乎,終於明白了,何為北涼人心。

而這句話,便是來自於那位,傳說中飛龍在天的北涼世子。

一個王朝,正奇相輔,不可或缺。

少不得持刀武夫,也少不得佩劍君子。

這些呢,其實都是場面話。

說到底,你畢竟還是棋劍樂府的劍府府主。

親自出手,打打殺殺,宗門也沒光彩。

面子這東西,得靠成材的後輩去掙,才最為妥當。

正如這眼盲說書先生所說,李淳罡,為劍道第一人。

可,若換我來說,這位劍神的劍道境界,已達,我不出劍,胸中自有萬千劍意。

兩袖青蛇,劍開天門,更是劍道圓滿境界。

少樸啊,你也該好好學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