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為北莽身兼國師的道德宗宗主,麒麟真人。

其二便是,兩禪寺的主持方丈。

其三,道教聖人之位,依舊空懸。

這其中,不用劍的洪敬巖,只一人,便撐起了棋劍樂府的大梁。

棋樂劍府,為北莽門派。

徐千秋腦海之中,書本快速翻閱。

憑藉記憶,蒐羅有關王維學,與棋劍樂府之事。

王維學,是眾人於路途之中所遇之人。

是個妙人!

於一群盜匪之中,強奪一本劍譜秘籍,偶遇魚龍幫商隊,起了些衝突。

那些個土匪,自是被二公子練刀,殺光了。

至於秘籍,王維學也未能拿到,落於徐鳳年之手,最終當了廁紙。

北莽之地,州數,遠不如一統春秋的離陽王朝,只有寥寥八州。

其名,傳承數百年,為慣用州名。

在北莽女帝手上,卻無一倖免,盡數被篡改一遍。

分別是:姑塞,龍腰,東錦,西河,金蟬,玉蟾,寶瓶,橘子。

王維學的老子,便是是寶瓶州的持節令,徹底掌控一州,為北莽實權重臣。

北莽帝國,素來不分持節令的權。

這一點,與離陽王朝大不相同。

離陽王朝,於一道內,分設節度使,和經略使,二者相互制衡。

故而,在北莽,當上持節令,手中自是握有實權。

為一州霸主,如此人物,無一不是具備雄才大略的官梟。

北莽女帝對這八位權臣很是信任,直言不諱,遠勝過宮城內那些養不熟的親生骨肉。

當下,北莽八個持節令中,只有一名,是出身王庭皇室。

而且,此人只排在末尾,橘子州。

寶瓶州,為北莽境內,唯一土地肥沃,不輸江南的軍糧來源地。

轄境雖不大,但,寶瓶州持節令的權柄,分外沉重。

北莽的江湖,與州數,很少雷同,遠不如離陽王朝那般,百家爭鳴。

北莽境內,人脈資源,盡數被三十個高門大宗,壟斷十之八九。

其餘幫派,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棋劍樂府,便是在這些龐然大物之中,穩進前五,爭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