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一明一暗】(加更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年輕人,年輕時,精力無限,潛力也無限,就像一張新弓,若不被生活拉弦,到一個誇張幅度,極限幅度,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少潛力,能抵達怎樣的高度。
當然,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你若不努力,永遠也不會知道,其實,努力了……也沒用。
世子殿下站在高坡上,遙望北方。
在倒馬關,和留下城之間,有一座雁回關。
此地,一葉孤城,歸屬模糊。
爹不疼,娘不愛,兩個王朝,似乎都默契地,未曾派遣官吏進駐。
因而,反倒成了難得繁華的大集市。
關城之中的居民,早已練成順風耳和千里眼。
兩朝兵事,興則散,停則聚,樂得逍遙。
雁回關往北,便是北莽地盤。
那裡,壁壘森嚴,五里一燧,十里一墩,百里一城,逐年修葺完善,構成一個軍事防禦體系,特色鮮明,而且極為完整。
公孫陽提著酒囊,與世子殿下一同北望。
見綠蟻酒已所剩不多,訕訕放回腰間,小心翼翼繫著。
對身邊的劉妮蓉,一一介紹著雁回關,此地情況複雜,說道:
“小姐,咱們離雁回關,尚有兩天路程,這地方,三教九流,魚龍混雜,與兩大帝國之子犯事者,皆遷徙此地。
除此之外,一些兵卒將吏,流寓邊關,也因各種原因,脫離軍籍。
或是密探暗樁,或者,乾脆帶著兄弟,徹底做起一些砍頭的買賣。
更多的,則是充軍苦役,僥倖逃出來,這些人,皆是亡命之徒。
再加上其他,逃避稅賦,畏罪潛逃,以及,寧做喪家犬,也不做離陽太平人的春秋八國遺民。
這雁回關,太過複雜,太過混亂。
敢於雁回關常駐,便沒有一個,是手腳乾淨之人。
雁回關之中,屁大的孩子,用心狠手辣,以形容之,亦不能概其全貌。
雖說,咱們飲水食物,如今已消耗殆盡,急需補給,但我覺得,大隊伍最好不要入城。
到時候,由我帶幾個機靈的傢伙,前去採辦即可,如此,最為妥當。
沒辦法,咱們魚龍幫,已經不起任何風浪了。”
這一路走來,魚龍幫損失不小。
副幫主已身死,後,又遭四波山賊土匪搶劫,前前後後,魚龍幫死了好幾人。
劉妮蓉點頭道:“到時候,我與公孫叔叔走一趟,一道進城便是,怎麼穩當,便怎麼辦。”
公孫楊老懷欣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