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於雲間穿梭,掠過西北雄城魚龍關,氣勢雄渾,關城,鎖陰邊陲,防線綿延,層層疊疊,構造防守之勢,壁壘森嚴,乃是帝國漠北咽喉之一。

有軍伍士卒,登城遠眺,不知是誰,第一眼瞧見那隻黃鶴,似乎……

有一人坐於鶴背上?

有人?

還真有一人!

這個訊息,立即瘋傳開。

邊關將士,皆湧上城頭制高點,果真看到一名道士模樣的仙人,乘鶴東行。

這座西北雄關,頓時炸開。

當黃鶴在頭頂呼嘯而過時,眾人痴痴抬頭,不敢言語,生怕驚擾了天人,破壞了天上逍遙。

中原乃繁華地,有黃鶴樓矗立於大江畔,翼角嶙峋,氣勢豪邁。

曾有詩仙,留有傳世名篇,“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相傳,五百年前,關西逸人呂洞玄,修道兩百年,終證仙位。

立誓,世間有一不平事,便不願上升天庭,以詩,以劍,以酒,悠遊人間,曾駕鶴路過此樓,引來紫氣東昇。

樓內,牆壁之上,著有各朝各代名詩佳句,三百餘。

其中,便有那首黃鶴登魁。

今日,有一場盛大詩會,便在樓上召開。

中原士子,正酒興與詩興勃發,猛地聽說,有一神異黃鶴,自西向東而飛。

於是,眾人皆來到外廊觀看,近了,才猛然驚覺,果真有仙人坐於其上。

其人之姿,不輸呂祖當年風采!

一位位文人騷客,面面相覷,不敢置信。

世間,當真有陸地神仙?

五百年前,乘鶴而去,五百年後,駕鶴而歸。

煙波浩渺,黃鶴當空,掠過黃鶴樓。

一名老士子,呆呆說道:

“我輩目睹此景,不枉此生矣。”

北涼。

某處院落。

舊人,舊景,舊曾諳。

秋風起,秋葉落,人生聚復散,秋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

此時,此景,難為情。

北涼之地,冰天雪地,豔麗牡丹,極難種植,如今,已接連凋零。

到了清秋時節,倒還有一些百年老桂,可供觀賞。

樹齡念久,枝繁常綠,芳香撲鼻。

老桂樹前,桂子落了一地,丫鬟二喬憤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