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龍象軍,緊急拔營,匆忙行軍。

在震天號角聲中,奔赴北莽。

莫說尋常北涼士卒,便是韋甫誠,典雄畜,這些個手握實權的將軍, 也感到不可思議。

大軍開拔前,他們毫不知情。

前幾日,陳芝豹與洪敬巖一戰,棋劍樂府捧盤銅人於一旁觀戰。

這一戰後,陳芝豹去了淨土山避暑療傷。

韋甫誠,手握北涼三分之一的白弩羽林。

典雄畜,統領六千鐵浮屠重騎。

二人都是陳芝豹麾下的心腹嫡系。

此時,這兩位暗中碰頭。

此外,還有幾個,在涼莽邊境憑藉軍功崛起的青壯將軍,也不約而同聚在一起。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陳芝豹的嫡系勢力,分作兩股,涇渭分明。

另外一堆,則是文官集團,盡是書生幕僚。

大將軍徐驍寵溺自己夫人,天下皆知,故而,北涼軍中三支勁旅,皆以子女名字命名。

其中,以一萬人馬的龍象軍,名聲最為顯赫。

這一萬人,為百戰驍騎。

多年以來,主將位置卻一直空缺。

便是副將,也一直空懸。

這些年,袁左宗雖擔任副將一職, 卻也從不插手具體事務。

在北涼軍中, 每每有精銳甲士冒頭,大都會被送入龍象軍中磨礪鍛鍊。

這支勁旅,所處兵種,介於重騎和輕騎之間。

可謂是北涼軍的寵兒。

北莽,北涼,雙方常年練兵。

但近十年,罕有人數達到五六萬以上的大戰。

每次只要有仗打,有軍功掙,龍象騎兵定是第一個趕赴戰場。

血戰,惡戰,死戰,從未有過敗績。

北涼軍中,人人皆知,大將軍一直讓龍象軍主將位置空懸,其實早有人選。

那位北涼世子,早年便入北涼軍中鍛鍊,從士卒做起, 一步步升遷,暗中開始接管北涼軍權。

大將軍也一步步放權。

在京都世襲罔替詔書下達之前,其實,大半北涼世實際上,已為世子殿下所掌控。

除白衣兵仙陳芝豹的嫡系外。

暗中接掌北涼軍,那位世子殿下亦然龍象中主將位置空宣懸。

龍象軍,得那位天生神力的弟弟領軍,衝鋒陷陣,大殺四方,才是人心所向。

各種兵團,各有職能,其威力皆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