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黃蠻兒,對陣董卓】(第2/4頁)
章節報錯
離陽王朝曾在徐驍親歷督工下,打造了一張史無前例的巨大驛路系統網。
驛站為點,驛路為線。
線上,輔以烽燧,及軍事重鎮,以及戊堡, 構築成片。
讓人望而生畏。
如今, 離陽東線,顧劍棠所負責邊防,完全照搬當初的框架,不遺餘力刻印這種戰爭骨架。
事實證明,於戰爭之中,此法極為有效。
北莽也相繼效仿之。
其中,烽燧煙墩,僅茂隆所在的龍腰州,嘉魚一郡,便有大小總計百座烽燧。
按三線分佈,十里一座。
每逢戰事,狼煙依次起。
女帝曾夜巡邊境,興之所至,登烽燧,親燃火炬。
於是,下一刻,全州燈火熊熊。
三條烽燧線,如同三條火龍。
當晚查知,有一座烽燧負責人,誤時,失職。
包括正副燧帥在內,共計九人,盡數就地斬首。
此法,與烽火無異。
烽火所在之處,為國之重鎮,尋常人等,若私自靠近,殺無赦。
烽火,關乎國之存亡,豈可兒戲?
北莽王庭之中,曾有一位權勢炙手可熱的皇室宗親,私營鹽鐵。
於龍腰州境內,與一隊烽火小隊發生衝撞,盡殺之。
為蛛網查知。
女帝大怒,親自手刃了這位親外甥。
通告全境。
私販鹽鐵,可不死,殺烽火小隊,便是皇室宗親,三條命也不夠殺。
那之後,烽火之處,再無雜人往來。
而今日,離谷軍鎮,一線驛路,早已是驚弓之鳥。
無數人抬頭,仰望遠方烽火臺。
卻久不見烽火燃起。
不燃,才最讓人揪心。
因為,那一人一虎,為萬人敵。
已連屠兩城。
按腳程,進軍速度,今日抵達。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