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下午就一直在忙活做吃的,劉家兄弟也沒有再下地做農活。

反正現在不是播種的季節,也不是豐收的季節,最多就是除除草,間間苗,去不去的都可以,他們只是在家閒不住而已。

人多力量大,趁著天黑之前,所有的飯食就都做好了,做了一大鍋米飯和六菜一湯,包括那隻烤全羊。

還好他們住在村口,今天又沒有風,不然烤全羊的香味非常霸道,肯定會勾來村人的圍觀。

眾人圍著大桌子美美的吃了一頓,尤其是劉家人,第一次吃烤全羊,一邊吃一邊讚不絕口。

劉家三個把骨頭啃的狗見了都得哭,最後頂到嗓子眼兒了才住口。

吃完飯之後,點上油燈,眾人坐在一起商量起辦酒席的事宜。

“除了村長家和弟妹孃家,再就是阿源一家請過來就行了,其他人家不用請,不然就要全村都請,等於辦流水席了,花費太高也沒那個必要。”劉大壯道。

要不是二弟一家還要在村子裡,村長一家都不用請,他們的關係並不太好,甚至因為劉玉兒被抓之事還鬧過矛盾。

當時他們第一時間就想去報官,村長卻以怕影響村裡女孩子名聲為由攔著,雖然最後他們還是去報了官,村長好長時間都對他們沒有好臉色。

那些村人也是,除了弟妹孃家和阿源一家真心實意的幫著找了好久,別的村人只會說風涼話。

甚至還有人傳劉玉兒是自己跟人私奔了,阿花因為這個沒少和他們吵架。

所以別說交情了,不結仇就不錯了。

他們當然是以劉家人的想法為主,他們跟這邊的人又不認識,請誰不請誰,都是劉家人說了算。

說好了辦酒席的桌數和大概的菜品,六二壯一家就先回去了。

方家兄弟們和佳音楊慧雲,也去了剛剛收拾好的房間休息,劉玉兒則是單獨跟父親說起了話。

“爹,咱們走的時候除了孃的牌位,和一些咱們的衣物帶走,這房子和裡面其餘的東西就都留給二叔他們吧。

志武說了,他們方家村那邊建了好多磚瓦房,村裡人都沒有住滿,剩下的都是留給小輩們成親用的。

到時候我和志武肯定會分到一套院子,您與我們住在一起就行,志武的爹孃當時回信說了,沒有意見。”

雖說她爹跟他們住在一起,但並不算是入贅,畢竟以後的孩子還還是都姓方,只是老丈人和他們住在一起而已。

志武說方家村也不是沒有這種,有那沒有兒子的,也是住在女兒女婿家,過得也不錯,跟公公婆婆一起孝順就是了。

而且方誌武家兩個兒子,他又是小的,一成親就要分家出來,方誌文作為長子肯定要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這也不算搞特殊。

劉大壯起初聽了有些不好意思,之後聽說女兒的公公婆婆沒有意見,這才稍稍放下心來。

想著到時候可以多幫著幹一些活計,省得讓外人說嘴。

心裡則是暗暗替女兒高興,一成親就能分出來單過,還是磚瓦房的院子,這麼好的條件,就是縣裡也沒有。

畢竟哪個媳婦兒不是要先孝敬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公婆,等著自己孩子大了都不一定能分出去。

這方家人也真是開明,怨不得教出來的孩子們都不一樣。

劉大壯笑著應道:“好好好,爹都聽你的,到時候就把你孃的牌位,還有她給你留下的東西帶著。

爹倒是沒什麼可拿的,就是幾件破爛衣服,剩下的都給你二叔他們留下就好了。

只是苦了你了,爹這些年也沒有存下多少積蓄,沒法給你置辦一套像樣的嫁妝……”

劉大壯一臉愧疚,玉兒的娘一直身體不好,經常吃著藥,他只會種地,不會別的營生,一年到頭就是賣些糧食換些銀錢。

就是給妻子治病,也還是妻子帶著女兒每天在家做些繡品貼補,要不然連藥都買不起。

劉玉兒安慰道:“爹,沒事的,我雖然沒有嫁妝,到時候也不要方家的彩禮就是了,等以後我們好好過日子,這些都能自己奔出來。”

劉大壯欣慰的笑道:“你能這樣想就好,爹就怕委屈你。”

劉玉兒搖了搖頭,“爹不用擔心,女兒不委屈,女兒有這麼好的爹,又找到了這麼好的未來夫婿,咱們享福還在後頭呢。”

劉大壯欣慰的點了點頭,女兒命是好,也是碰上了方家後生,若不是他們,女兒說不定現在怎麼樣呢?就算是後來被救回來了,就村裡這些風言風語,都能把女兒給逼死。

若不是方家兄弟想的周到,離開前辦了訂婚宴,村裡人不定還會說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