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江湖動盪(第2/2頁)
章節報錯
“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師,辭去少林寺方丈之位,與蕭遠山恩怨兩清!?”魏閒看著關於少林寺的情報,露出沉吟之色。
對於玄慈辭去少林寺方丈之位,說實在的魏閒頗感意外,不管稍微一想就明白了,這是玄慈不得不作出的選擇,畢竟蕭峰、蕭遠山兩大絕頂高手,少林寺面對壓力夠大的,更別說還有直接撕破臉的慕容博。
雖然慕容氏的燕子塢被蕭峰一把火給燒了,但是誰也不知道慕容博這些年經營下的勢力,到底有多大。
魏閒笑了笑,中原武林動盪不安,剛好也有利於大理段氏行事,將更多的糧食、布匹、鹽巴輸入大理,而且如今大理已經拿下東部一大塊地,有了出海口,曼陀山莊商隊已經成功實現第一次從蘇州出海,一路南下抵達大理。
不過想要形成穩定的航線,起碼還得數年的不斷積累和摸索方有可能。
魏閒看著地圖,南方還有一大片土地等著他去收攏到麾下,這些都是熱帶雨林,潮溼得很,但是不得不說,地勢大為平坦,而且沒有什麼強國,簡直是最合適拿下的。
大理對於大宋、遼國而言,無疑是一個小國,但是對於南方而言卻是個強國。
魏閒也沒有用大軍開路,這樣的話反而不利,因為軍民會水土不服,反而會損兵折將。
魏閒是化整為零,讓段氏子弟和各門派分散而去,反正也不要求真正的統治這些地方,只要慢慢地佔據,滅亡那些國王之類即可,真正要實現統治,起碼是需要上百年時間。
而隨著大理頒發了鼓勵遷移之令,使得川蜀之民,紛紛拖家帶口前來大理,每天都有上百人進入大理,然後被往大理各處安排土地耕種,這些都將是今後大理強盛的根基所在。
此時都說大理瘴氣多,溼氣重,其實只是水土不服的道理,魏閒就讓人要求每個人不能喝生水,而是需要將水燒開,同時還有一點,那就是多從中原招引一批郎中。
有時候魏閒也不得不感慨,中原真的是人傑地靈,人口眾多,物產豐饒,天生的大國。而像大理,國民不過百萬,兵甲不過十萬,國力是極其有限的。
而且大理這裡的馬匹,更加稀缺,比之大宋還要少得多,在這裡甚至還有人騎著象,擁有象兵,象兵在南邊諸國比比皆是。
當然這一年多以來,大理的變化也是非常的明顯,人口增長很快,漢人的比例在提升著,在這裡沒有宋人,只有漢人。而且得利於大理的招賢令,不少大宋的讀書人,心中有抱負的卻始終混得不如人意的,跑來大理,使得魏閒對於文武百官的掌控力更強。
接下來很多東西,急也急不來,需要一步步的來,需要的是溫水煮青蛙,畢竟南方一大片土地,國土比大理還要大兩倍,人口總體也比大理多了兩倍有餘,要去佔領這麼大一片土地,都得需要時間。再者從大宋那邊引入人口和人才,同樣也需要時間。
大宋如今還算鼎盛,全國共有2050萬戶,人口超過一億。可以說是非常鼎盛的,除了軍力拉胯,朝廷之中結黨營私之外,大宋每年的稅收簡直比強漢、盛唐都要來得誇張。
就說大宋,那商業氣氛就非常濃郁,大商人比比皆是,可以說經商氛圍前所未有的好。
魏閒覺得,要是從大宋引入三四百萬人口,那麼南方那麼大一片地,都可以完成消化,以漢人佔據主導地位,在輔佐良政,不用幾年就可以走上正軌,國力超過吐蕃諸部是指日可待。
當然魏閒的目光已經不停留在南邊諸國,而是停留在川蜀,川蜀得利於平原以及都江堰,素來都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僅僅成都城就有二十五萬人之上,整個川蜀人口就近千萬人,這對於魏閒而言簡直是一塊大肥肉。
只有吞下這塊大肥肉,大理其實才有入主中原的資格,不然的話哪怕以大理如今根基,哪怕日後將整個南方諸國納入麾下,人口不多之時,根本都別想窺覷中原。
“看來得遍練兩支精兵啊,方好日後用兵!”魏閒心中暗道,這事也愈加緊迫,不得不提上日程。
魏閒想遍練兩支精兵,一直是叢林作戰的精銳,畢竟南方諸國都是熱帶雨林,只有叢林作戰的精銳才能發揮足夠的戰力。一直是山地作戰的精銳,如同三國蜀國之時的白耳精兵,可翻越山嶺作戰,這是專門用於大宋西南作戰所用,畢竟不管是川蜀還是雲貴之地,都是山地。
正所謂未雨綢繆,莫過如此。
......
“陛下,鎮南王一家是越來越不像話了,大理百姓多在議論,如此下去唯恐有礙皇室威嚴!”這一日早朝過後,督察院右僉都御史劉洪對魏閒抱怨起段正淳之事來。
過去一年,不僅僅是鎮壓叛亂,收服諸部落,就是朝廷的機構也被魏閒給調整了,魏閒參考了明朝官職,將大理全國劃分為六府三十六縣,地方設府、縣二級,而大理朝廷則設定六部、五寺、督察院、翰林院、宗人府、軍機處,進行了中央集權。
各部門只做自己的事,避免六部官員去彈劾其他官員,彈劾之事一律由督察院掌管。
魏閒微微皺起眉頭,他奪得大理社稷之後,對於段正淳、段正明二家也沒有進行清洗,可謂是厚待非常,段正明禪位之後就在天龍寺出家當和尚,有沒有兒子,接下來其女兒陸續出嫁其實是沒有半分威脅。
倒是段正淳,讓魏閒感覺有些棘手,倒不是段正淳野心勃勃想要奪回皇位,而是這一位太會惹事了,拈花惹草,搞得家宅不寧,幾個女人爭風吃醋著,段譽鐘意木婉清、鍾靈,結果到頭來發現二女竟然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搞得段譽都要鬧著在天龍寺出家,結果魏閒一道旨意,將其打發前往中原。
結果段正淳始終處理不好自己的後宅,使得普通百姓議論紛紛,成為茶後飯點的談資說笑,而這無疑對大理皇室是不利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