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屠神誅仙(第2/2頁)
章節報錯
沙漠神殿魏閒瞭解甚少,但是戰神殿卻還有些瞭解,傳聞武林四大奇書中的《戰神圖錄》是刻在戰神殿裡,戰神殿周圍的環境自成一界,有魔龍守護,有外界沒有的奇花異草,大殿廣闊無邊,殿頂刻滿了周天星斗,戰神殿還能自行移動,從而改變位置,直到有機緣的人出現。這種匪夷所思的手段,是魏閒難以想象的。
“接下來畢玄應該會老實一些,遵守規矩,突厥人面對隋軍,可就處於弱勢!”魏閒望著畢玄離去的方向,心中想道。
隨即魏閒施展逍遙御風,如同仙人一般離開此處,往雁門關而去。
這一日,突厥人與隋軍並未展開廝殺。
楊廣見突厥人並未來犯,就開始動手清算那些失陷城池的世家了,雖然這些都不算大世家,相比李閥和太原王氏,簡直如同螻蟻一般,但是楊廣卻要出口惡氣。
至於理由,自然是與突厥人勾結,意圖造反!
頓時五十餘城,世家遭到了清洗,被殺得人頭滾滾,數萬人被流放,土地則是被楊廣分給了貧困百姓。
至於糧食等則是成了大軍軍糧,竟是能滿足隋軍數年所需。救濟百姓,竟然也無需從其他地方調糧。
而就在雁門二百里外,通往雁北白漫漫的官道上,屯衛將軍雲定興勤王救駕,但是此人無能得很,而就在這時,李世民闖入軍營,高喊:“雲將軍,我李世民有妙計稟告。”
雲定興不疑有它,也知道世民是唐國公李淵的兒子,忙叫人放他過來,問:“世侄有何妙計,快說!‘
李世民自信滿滿胸有成竹道:“始畢敢舉兵圍天子,必謂我倉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晝則旌旗數十里不絕,夜則鉦鼓相應,虜必謂救兵大至,望風遁去。不然,彼眾我寡,若悉軍來戰,必不能支。”
雲定興一聽,一拍巴掌叫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多建旗鼓為疑兵,此計甚妙,馬上照辦
頓時雲定興按照此計,白日則旗幡招展,殺聲震天,夜間則鉦鼓相應,火光連片,遮滿了半邊天。
可惜的是,就在慈航靜齋為代表佛門到處宣揚李世民有濟世救民之能的時候,楊廣一道旨意,雲定興的腦袋被砍掉,滿門抄斬。
“怎會如此,怎會如此?慈航靜齋的高人不是說了麼,隋帝被突厥人圍困,我帶千人前來救駕,就能立下大功,怎麼現在隋帝大敗突厥人?”李世民聽到訊息,都驚呆了,帶領的千餘人都不敢再前進一步。
他想不明白,為何雁門形勢短短几日就乾坤扭轉,突厥人數十萬騎兵敗退,原本為突厥人所佔的五十餘城盡數被隋軍收服!
李世民找上了慈航靜齋的仙子‘師妃暄’,以往李世民見師妃暄如同仙女下凡、美貌不可芳物,心生愛慕之意,可是此時李世民也顧不得其他,連忙將前線情況告知師妃暄。
此時師妃暄對著李世民道:“世民勿憂,我佛門已得到訊息,是世民之計起了奇效,嚇退了突厥數十萬鐵騎,如今為防隋帝這個昏君忌憚你功高蓋主,此時卻是不宜前往雁門。”
李世民想想,也只能心中安慰自己,然後又怕自己就這麼被楊廣所殺,這些年在李閥就沒有一個說過楊廣這個表叔好話,慈航靜齋的人也都告訴李世民,楊廣是昏君,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他李世民才是天定明君,要主宰九州,濟世安民!
看著李世民帶著李閥千餘兵馬離去,師妃暄卻沒有一同離去,她微皺著眉頭:“楊廣這個昏君,大力扶持魔門,使得魔門實力迅速壯大,搞得天下大亂,按照師父所言,隋二世而亡。怎料如今多了幽州變數,幽州十萬鐵騎擊敗突厥人,救了楊廣性命!”
“不行,為了天下蒼生,我得去雁門一趟,見一見遼國公,勸他為了天下蒼生,不該相助楊廣這個昏君,此乃助紂為虐,是逆天行事!”師妃暄此時面露神聖之色,一臉堅定,哪怕是前方是刀山火海,她也完全不怕。
在她看來,楊廣對世家門閥大力打擊,開挖大運河使得數十萬人慘死運河之中,營造江都,大肆建造龍舟以為自己前往江都行樂。再有楊廣徵伐高句麗,高句麗百姓何其無辜,卻因楊廣好大喜功,而遭受無邊苦難。
這樣的昏君,就不該為九州之主,而應該由明君主宰中原,重整山河。
最讓師妃暄厭惡的是,魔門兩派六道這些年在楊廣的支援下,發展迅速壯大,對佛門造成巨大的威脅,而且魔門不少人都在朝廷中擔任高官,這簡直是無法忍受。
魔門那些大魔頭,一個個為禍世間,就應該送他們下地獄,怎能重用他們,這不是與天時對抗麼。
而相反,慈航靜齋選擇的李世民,禮賢下士,心有抱負,當世明君不二選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