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場休息時間,幾乎所有人都在為華國的韌性感到不可思議,雖然他們依然處於落後的地步,但能夠走到現在,作為亞洲唯一的球隊,華國證明了自己在亞洲的霸主地位。

一切因誰而起,眾人也是心中有數。

捨棄了外線身高的優勢,卻在緊要時刻扎進內線的林少傑,居然成為了對手肉中刺,眼中釘,實屬不易。

「我真沒想到,華國的主帥會有這樣的安排,這一次林恩的打法非常瘋狂,但效果非常好。

如果不是因為身高的緣故,我甚至以為他化身成了「大鳥」拉里.伯德。」

當巴克利說出這話的時候,老隊友史密斯表示不服氣。

「不,我覺得林恩的打法有些像是皮蓬,甚至有一些克里斯.韋伯的影子。

你難道沒發現林恩在油漆區或者高位持球時,他的傳球能力更容易被髮揮出來麼?他的傳球視野太不可思議了,華國無論內線還是外線的進攻,幾乎都是空位出手,防守球員被林恩一個人完全吸引。」

「我當然知道,我只是沒想到林恩的表現會是如此的讓人驚豔。」

說著,巴克利點了點眼前的資料版:「來吧,讓我們看看上半場的資料。

兩節比賽下來,分別是27比21和26比24,美國以53比45領先對手8分結束半場比賽,勒布朗拿到了15分......

華國這邊,林恩拿到手的7助攻,2搶斷,2蓋帽,6籃板的資料。

好吧,雖然對於很多球員而言這些資料使他們一整場都拿不到的,但我還想說,這些資料放在林恩身上遜斃了。

可是當我看到林恩的得分時,我才覺得這才是屬於林恩獨有的,26分。

雖然和上一次的全場78分相比相差甚遠,但我覺得這一場比賽的林恩表現棒極了,他比勒布朗得分都要多11分。

華國的每一次得分幾乎都是來源於那個13號,他的存在感實在是太強了,我感覺我們的球員幾乎沒什麼作用,根本限制不了他。

如果下半場還是這樣,那麼我想我們再一次的遇到了麻煩,很大的麻煩。」

聽到巴克利如此的吹噓,電視機前的阿美利堅的球迷都有些神情恍惚,他們想到了先前那場令他們感覺到不可思議的比賽,也是林少傑拿下「78分」的瘋狂表演。

那一場比賽很有可能是迄今為止阿美利堅在世界盃輸掉的第一場,也有可能是唯一一場。

可是靠著裁判的仁慈,他們渡過難關。

但眼前這似曾相識的一幕又是怎麼回事?

上半場的精彩回放中,林少傑那身鮮紅的球衣還有身上的13號,彷彿一枚枚繡花針不斷的戳入觀眾的眼簾,分外刺眼。

更衣室內,林少傑坐在椅子上小憩片刻,謝政和正在安排下半場的戰術,沒有人來打擾林少傑的休息,他只需要帶著兩隻耳朵即可。

球員還有教練組相信林少傑的戰術素養能力。

半場比賽的時間,林少傑的進攻、組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他在半場比賽的時間詮釋了什麼叫做「全能!」

挪到小前鋒的位置後,林少傑把鋒線上能幹的活兒全乾了,而且林少傑一改往日的大包大攬,什麼都由自己來的進攻思路,充分解放了隊友的戰術執行能力。

別看7個助攻並不多,但是想想阿美利堅全隊不過拿到這個數字,上半場助攻能力最多的居然是勒布朗的3次助攻資料,後衛線上的歐文也只有2個助攻資料入賬。

你就知道阿美利堅全員在進攻中,更多的還是依靠球員個人能力。

無論是擋拆還是其他戰術配合,個人能力遠勝戰術

執行能力。

與之相比則是林少傑的突破分球能力,數遍籃球歷史,也沒見過這麼強的。

而且林少傑對於籃板球的保護非常出色,他對籃球落點的判斷以及二次進攻中展現出的出色能力,像是橄欖球賽場的四分位一樣,令人生畏。

本場比賽無法出場的太空易和丁雨航則有些哀嘆,特別是前者。

如果有他坐鎮內線,以他的身體素質還有技術特點,絕對比周奇、王林兩個人好使,只可惜這個破身體不經用。

等到謝政和大體說完,球員們也算是鬆懈下來,此時再看向林少傑的眼神,多少有些羨慕了。

這樣一位大佬就在他們身邊,這可是在美職籃連續兩個賽季碾壓勒布朗奪冠的球員呀!

最重要的是,那些冠軍都是在馬刺的試煉下取得的成功,含金量十足。

國字號的隊友以往的時候對此還沒有太深的印象,只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在籃球場看看那些美職籃的巨星們對林少傑頗為忌憚,你就有了那與有榮焉的感覺。

不管對面的是勒布朗還是其他人,一對一的時候沒有一個敢在那個紅色的13號面前放肆,這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