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內有人拼盡全力,有人渾水摸魚,什麼樣的人留著,什麼樣的人剔除出去,這些都是當核心的要考慮的問題。

更衣室的領袖可以是「牧師,」也可以是「神父,」但絕不能得過且過,尸位素餐,那樣對於整個團隊而言,幾乎就是毒瘤培養的溫床。

縱觀冠軍球隊,至少在奪冠的那一刻是心往一處使的,如果有人有了自己的小心思,趁早要剔除,這就是林少傑為什麼會在季後賽的關鍵時刻,把希伯特按在替補席上的原因。

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夠收穫「神運算元」帕特.萊利讚賞的緣故,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謝政和曾經對於弟子如何把控與隊友間的尺度非常讚賞,而國家隊和步行者是截然不同,球員的來源以及日常的職業生涯,讓雙方几乎走著兩條平行線。

林少傑賺著海外的錢,隊友們則是在國內求生存,利益上並沒有衝突,這也是雙方能夠聽指揮的緣故,有時候單純的實力並不能降服對手,利益衝突了,你實力再強對方也不會跟著你走。

先前的國家隊又不是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么蛾子,反而是層出不窮,當教練的第一任務不是戰術,而是作為心靈導師來調教球員的心理。

就問你難不難?

宮指導知道後肯定會點頭,畢竟到了亞運賽場,所有的問題都要讓他去處理,沒有了林少傑這個遊離於體系之外的,大家都是來自於CBA,沒有誰比誰高貴,戰術安排上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起來。

可是比賽打到現在,林少傑居然有種心累的感覺。

進入八強之後,加上太空易等人的傷病,隊內的其他球員已經有種「我已經盡力」的感覺,哪怕身體還在作著屬於他們本能的動作,但是那個心態已經有點人浮於事,開始應付起來。

破擋拆很難麼?

為什麼一而再的被對方輪番突破,戰術上謝政和不是沒有作出調整,可是不見成效。

此時的宮指導同樣有這種的感覺,那些在國內可以說是呼風喚雨的球員,彷彿是生長在大樹下的小草。

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那壯碩的枝幹能夠為他們遮風擋雨,免受災害的侵襲。

可是當風雨散去,小草想要挺直腰桿的時候才發現,那顆大樹不光為他遮風擋雨,也為他遮擋了陽光。

那時的你就是牟足了勁想要拔高自己,可是沒有陽光的恩澤,又怎能成長。

世界盃明明是個非常好的試煉場,每一次的比賽對於經驗的提升肉眼可見,但是有些隊員在「完成任務」之後已經開始懈怠,比賽打成這樣,替補席上居然有人能夠面露微笑。

這是什麼情況?

你好意思麼?

年輕的球員你應該收起你的笑容,正視成績為何而來。

那勝出的比分可是那個13號為你們搶回來的,不是你們自己打出來的。

看看那個在美職籃中經手「風雨」的林少傑,這才多長時間,就有如此大的蛻變。

說到底,還是那群球員的日子過的太舒服,也難怪謝政和看不上,時不時的要拿話刺一下這些球員。

宮指導甚至猜測,自己是不是也要跟著謝政和一起唸叨兩句,讓那些球員別整

天惦記自家的一畝三分地。

眼光放長遠些。

等到回頭看著太空易等人氣喘吁吁的坐在場下,再看著球場上的林少傑帶著一群替補和先發的主力們打的差不多時。

宮指導彷彿感受到什麼。

這一次的世界盃之旅絕對是超額完成任務,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球員貌似忘記了自己與世界的差距。

但是在一個追求成效,幹什麼事情都想要急功近利的體育圈,接下來的亞運賽場絕不是什麼一片坦途,反而充滿了荊棘。

沒有了林少傑的國家隊就像是13號下場時的那般模樣,剩餘不足一個月的時間想要提升技能,這根本不現實。

眼下所謂的繁榮不過是建起的空中樓閣,看著花哨,風吹即倒。

半場比賽結束的時候,場面上佔據優勢的立陶宛並沒能取得比分上的領先,反而落後華國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