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傑在離開新奧爾良的時候,與小巨人有過很長時間的接觸,雙方就國內的籃球未來走向深入交流與探討。

從臺前走向幕後的小巨人如今也算是身居要職,雖不至於位居高位,但也算得上實權在握。

對於是否引入美職籃的一些先進經驗,這點不用存疑,肯定的,摸著鷹醬過河不是一句空話。

目前先從國內的聯賽著手,一步步伺機行動。

對於林少傑這個華國籃壇第一人,小巨人當然不可能放過。

不管是私交還是共事,這都是小巨人手中最利的武器。

兩人談論的話題中,最為重要的還是今年暑期在西班牙舉辦的世錦賽。

原先華國並不打算憑藉外卡參賽,位高權重的那些人感覺花那麼多錢,還是靠外卡參賽未免有些冤枉。

畢竟對於國內的制服組而言,他們更在乎的是奧運賽場,世錦賽聊勝於無。

但是對於小巨人而言,任何一場大賽都是練兵之舉,沒有這種大賽的薰陶,別說什麼登頂了,就是爬上半山腰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完全依靠林少傑一個人本就不現實,那樣下去,遲早「藥丸。」

再說12年的倫敦之行,雖然少了他小巨人,但是多了一個林少傑。

那時的大郅還處在職業生涯末期,能夠發揮些許的餘熱;太空易反倒是能夠在內線扛起重擔,放眼全球籃壇,那也是二線的水準,在林少傑的加持下,確實表現出色。

能夠摘得一枚獎牌,說到底,籃球不僅僅是團體運動,也是一項容易產生個人英雄崇拜的競技專案,而且比起足壇的團體配合,籃球的個人英雄主義更勝一籌。

說到底,籃球場上的對手只有五人,遠遜於足壇的11人,突然出現一個實力超群的球員,對於整支球隊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想當初小巨人和大郅在帝都見到林少傑的第一面,就為這個天賦出眾的球員感到心驚。

都說杜蘭特是擁有大前的身高後衛的技術,比他高的沒他快,比他快的沒他高。可是在林少傑身上,也是有著類似的天賦。

超過一米九的身高,卻有著矮小後衛的速度與靈活性,千萬別小瞧了國內後衛的此項天賦,單純的拿出來,哪怕在美職籃中也不遜色,但是籃球畢竟不僅僅是跑得快,身體素質,對抗性的要求更勝一籌。

而這也是小巨人和大郅最為看重的,那個看著纖細的身材下,對抗能力強的令人咋舌,屬於鋒衛搖擺人的身高,但是擁有大前的對抗能力。

國內的球員遇到林少傑,連個能抗能打的都沒有,小巨人已經不是聽說了,他是親眼所見。

那個繼承了13號的粉嫩嫩新人,在青訓隊就算是無敵手,之後更是遊走在備戰奧運的團隊中。

舉重、游泳、羽毛球......

所謂的偷師不是一句玩笑話,博採眾家之長更是親身實踐。

光是看著那不符合舉重的身材,但是能夠展現「霸王舉鼎」的氣勢就不容易,到現在小巨人都記得,舉重隊的教練說過的話。

「這孩子要是早一天的讓我知道,國家隊又會多一員猛將,可惜了......」

&nbsp ̄, ̄

這是可惜的問題麼?

一米九的大個子,這麼纖細的身材,完全就是打籃球的好料子,小巨人才捨不得呢!

所以呀,只要有心振奮籃球的運動員,差不多都把林少傑當寶貝一樣的捧著。

事後看上去,也沒有出現「捧殺」的情況,小林子還是小林子,沒有驕傲,哪怕成了如今的「林指導,」依然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

換做一個華人能夠帶隊在美職

籃奪冠,不知道驕傲成什麼樣子,有一段時間,「大聖」僅僅因為在湖人打醬油,揮毛巾,看看在國內都飄成什麼樣子了。

籃球從來不是單純的籃球,同樣也有人情世故!

回到印第安納州的林少傑,休養生息了兩天的功夫,就要重新踏上戰場。

他就是要返回國內和國家隊的隊友熱身,最快也要賽季結束。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打好比賽,爭取成功衛冕,畢竟這段時間對於步行者而言,是再好不過的時節。

就在步行者和老鷹開戰前,聯盟爆出另一則重磅訊息,綠衫軍有意交易他們的當家球星——朗多。

這一則訊息不知道從哪兒吹出來的,反正被報道後,立刻引來聯盟諸多球隊的追捧,瞬間把尼克斯「重金求子林恩」的訊息壓了下去。

大家都知道,步行者不可能賣掉林少傑的,但是凱爾特人賣掉當家球星又不是第一回了,執掌綠衫軍多年的「安吉」是什麼樣的人,其他經理人心中有數。

反正這個訊息被爆料後,一瞬間,諸多球隊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