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季前賽(第1/5頁)
章節報錯
林少傑喜得麟兒這種事情,在國內的正規媒體上看不到一絲一毫的訊息,但是在各大論壇版塊中,這樣的訊息早就甚囂塵上,與此同時,不知道哪位海外的網友轉回來一個八卦訊息。
海外的無良媒體寫的很引人入勝,在這個沒有新聞就要拿大姨子卡戴珊拿出來說事的“美、醜”並行時代,其實不缺花邊新聞,可是他們總會靠著隻言片語製造點聳人聽聞,驚世駭俗的新聞。
眼下林少傑入住科比家,一些不入流的小報更是靠著幾張錯位的圖片,似是而非的描繪著科比豪宅內的一鳳二龍故事。
全文看不到直白的描述,但婉轉的描寫總會讓你產生一些誤會。
所有人都知道這個訊息是假的,可是依然擋不住好奇的觀眾點開查閱。
一看就是假的訊息,卻引人遐想。
某撲的論壇上,這個訊息的熱度早就超過了大姨子,在海外的推特上,更有不少人想要引起林少傑或者科比的注意,特別是前者。
對於那個超過兩千萬的超級大v而言,林少傑的隻言片語都能讓那家開心不已。
他們不怕打官司,更不怕輸掉官司,他們就怕沒有熱度,沒熱度就代表著沒錢。
僅此而已。
看到這樣訊息的林少傑什麼都沒說,只是把手機遞給科比,後者看完後憤怒的編輯資訊,在推特上把對方罵的狗血淋頭。
要知道,科比可是一個為了妻子敢和父母親決裂的傢伙。
林少傑也知道這樣並不好,雖然科比的盛情難卻,但位於洛村的公司也開始逐漸走上正軌,洛杉磯的房價多年來雖然有所漲幅,但只是限於少部分地區,整體還是比較平穩的。
林少傑並不指望購置洛村的房產來保值,但和約翰.桑頓聊過後,林少傑也發現,他現在租下的那幾幢多層公寓,每個月的租金再加一些零散的支出,完全可以衝抵購置房產的貸款了。
而且洛村的房價穩定,說明投資的風險更小,大筆一揮,林少傑買下了位於公司附近不遠處的一幢豪宅。
在當地中位房價只有不足百萬級別的時候,林少傑砸下超過五百萬,買下了這座“豪宅。”
誇張的佔地面積與房間數量,讓林少傑可以輕鬆的安置來洛村的員工。
那些個遠道而來的每一個華國員工,一個個的在搬家後拍著影片和家人們報平安。
言語中更是讚歎不已,雖然公司人數不多,可是氛圍輕鬆,條件待遇都是沒的說,被這樣的資本家剝削,怎麼都覺得很划算。
聽說過包吃包住,但從來沒有聽說過包住豪宅。
整個一樓還有裙樓的房間全部讓員工入住,約翰.桑頓都沒有撈著一間,倫敦來的腐國人士,心中有點小嫉妒。
畢竟他自詡林少傑的管家,管家怎麼不和主人住一起呢!
但以他的薪資完全沒必要這麼做。
至於林少傑,整個二樓被他單獨劃出來,成了他在洛杉磯的私人住所。
一前一後兩道門,相互並不干擾,甚至以後蘇真和父母親來洛杉磯都能住一段時間。
想到這地方和波利斯市差不多大,除了多了幾間客房以及一個裙樓,但是房價貴了那麼多,林少傑多少還是有些肉痛。
有這錢回帝都和魔都買房子,不是更香麼!
當訓練營的最後一位球員——加索爾到場的時候,特訓營雖然算不上人滿為患,但是打3v3一點都沒問題,加上那些輔助的工作人員,球館內也算得上人聲鼎沸。
而每一個到場的球員,包括科比都購買了林少傑私人訂製的那套軟體,那是一套可以根據球員的身體狀況,幫他們找到合適的投籃以及出手角度的分析軟體。
這套軟體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觀察,不斷的輸入記錄下來的資料才能得到一個相對科學的結論。
前期準備工作多,亂七八糟的資料頗為複雜,不是專業人士真搞不定。
至於已經養成本能的習慣能否改變,這就要看個人了,這個只能提供一個參考意見。
軟體產生的效果好不好,林少傑就是這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在投籃中表現出的多樣性,絕非熟能生巧一句話能夠掩蓋的。
訓練營中的基礎訓練環節中,林少傑的投籃方式就很“花哨,”可以使用多種場景,那些獨屬於林少傑的團隊,活深深的在球員面前展示了不計成本的“推銷。”
林少傑也沒指望這個賺錢,賺來的那些錢純粹就是補貼州立大學教授們的支出成本以及團隊的基本開銷,而且林少傑還要朝其中繼續投錢。
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用的人少,以後人數越來越多,基數越來越大,整個大資料足夠支撐的起來,那時不光是籃球,甚至足球乃至其他合適的運動都可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