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都的兩場比賽,林少傑其實打得很輕鬆,他又不是勒布朗,大包大攬,累得要死不說,除了個別閃光的時刻,感覺大多數的時候都在散發著他無處不在的精力,是的,不是魅力。

貴為六邊形戰士的勒布朗,最明顯的缺點莫過於協調性或者說柔韌相對差一些,雖然可以用力量和不符合身形的速度不斷的衝擊著對手的防守陣容,但問題就在於此,多做多錯。

他在投籃動作還有上籃時的很多技術動作確實很醜,除了扣籃與追身大帽看著很過癮之外,有些時候被媒體們盯上,他的那些八步趕蟾式的動作真有些慘不忍睹。

當然命中率還是很可觀的,打球畢竟看的是分數,不是什麼技術動作是否漂亮,只要能得分就行。

但......螃蟹步真的不太雅觀,很傷球迷的心。

有些人的技術動作好看的很,但就是小鐵匠,“duang”“duang”“duang”個沒完沒了。

在這個“顏值至上”的時代,依然有人死不悔改的喜歡這樣的人,你說又有什麼辦法。

林少傑則是兩點兼顧,懂得分寸,打球又漂亮,得分效率又高,球迷們怎麼可能不愛。

如果他是組織,那麼就是乾淨利落的組織,一看就懂,如果打得分,那就他就是“黑洞,”籃球到了他手中必然有去無回,終點只有籃筐。

只是和其他人不同,這種狀態的切換非常自然,不生硬,外行人都能看得出來他在做什麼,簡單明瞭。

帝都的兩場比賽讓林少傑在國內球迷的印象中得到加深,剛好信藍成等人也是就近現場圍觀,這些最起碼還是懂籃球的令頁導們,也是看的不住點頭。

坐在場邊觀戰的小巨人更是沒話說,要是早個幾年有林少傑給他傳球,不說帶領著華國大殺四方,最起碼面對倫敦那樣的場景,還能再進一個名次。

大郅也是沒得話說,他的小老弟取得現如今的成績,他的“提攜”也是功不可沒,當年進國青前他就很看好,謝政和當初在江南的時候,為了撐自家的弟子,更是親自帶著上門。

等跨入國家隊的時候,那就是正兒八經的被他大郅罩著,所以此次回來,林少傑對他這個“老大哥”也是非常尊重,這讓大郅特別的開心。

懂得感恩與回報的林少傑,和其他的“妖豔貝戔貨”一點都不一樣。

而從帝都南下魔都,這裡離家也更近了。

當初為了世博會建造的體育中心交付沒幾年,現代化的設施完全不遜色美職籃的一些球館,加上魔都對於本場傳奇明星賽的重視,在某種程度上,這兩場比賽的熱鬧程度甚至比帝都更勝一籌。

比賽開始前,林少傑在體育場內看到了曾經的好友。

楊文元以及陳俊仁。

兩人已經從校隊離開,算是正式跨入職業隊,但實際情況,和校隊時的絕對主力相比,肯定要差上許多。

江南龍再差也是職業隊,兩個人在大聯賽中雖然不至於大殺四方,可也是有數的球員,最後能夠跨越那一步正式進入職業籃壇,謝政和確實花了不少的功夫。

當然這兩人確實爭氣,陳俊仁的小快靈與楊文元在鋒衛位置上展現的手感確實不錯,拿手的快速出球命中率是真的挺高的。

可是身體還是太弱,對抗性上和這些從小練到達的職業球員相比,還是差了一些,兩個人也是夜以繼日的加強鍛鍊,畢竟他們現在只是替補的身份,哪怕江南龍的成績和以往相比差了許多,但這就是職業與業餘的區別。

林少傑也沒有想到,看到老隊友後,兩個人雖然開心的不得了,但那種失意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陳俊仁相對樂觀一些,他對這個期望不是太大,如果不是謝政和操作到位,他來或不來都不是太看中;

但是楊文元真的想把這個當成一生的事業,可是天賦就在這兒擺著,日常訓練時候展現出的投射技能,等到了正式賽場,反而差了許多。

光是在隊內的對抗比賽上,他就吃夠了苦頭。

原本大聯賽能夠從三號位打到五號位的楊文元,現在說的好聽是鋒衛搖擺人,實際上就是一個標準的3d球員,接球就投,根本沒有更多讓他操作的空間。

他在籃球場上根本沒有自己思考的機會,硬生生的從一個有想法的球員變成了投籃機器,介於內外線之間的投籃機器。

場下的時候還不是太明顯,正等到了職業賽場,楊文元和陳俊仁才發現,cba也不是那麼好混的,感覺稍微慢一點,那些隊友的手就蓋到你的腦門上,再好的射術都沒用,抗不住、(身寸)不出來有什麼沒用。

首場美職籃傳奇明星和江南龍的比賽,陳俊仁和楊文元當時就坐在江南龍的替補席上。

兩個人也清楚,這樣的比賽沒他們什麼事,別看只是一個秀場,但關注度是一點都不低,不光是有一些正兒八經的球星出現,更重要的是,這是林少傑“出國”後回來的首場比賽,人氣高的嚇人的“林指導”就是個移動的流量包,誰不想從他身上扒拉點好處下來。

江南龍的不少球員也是蠢蠢欲動的想要出現在這樣的球場,輸贏並不重要,能和這些球星交手,學習一些本事,順便的主帥心中加深點印象更為重要。

但作為林少傑大學校隊的校友,兩個還在觀察期的球員被江南龍帶出來溜溜。

比賽前林少傑毫不避諱他和楊文元二人的關係,並且鄭重其事的向其他人介紹,說這兩位就是他在大聯賽的隊友,當初對他頗為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