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籃大勝澳大利亞的訊息只用了數分鐘,就傳遍了網際網路。

在這個傳統媒體依舊佔據主流訊息渠道的今天,微博的及時與便利性開始顯現。

薪浪在新媒體時代再一次的佔據了新聞源的制高點,這讓作為對手的藤訊頗有些無奈。

從來都是後者進入哪行,哪行喊“要死了,狼來了。”

沒想到在這一塊兒,他們居然打了個敗仗。

就目前表現出的頹勢與行業號召力,他們藤訊微博屬於徹底的打了個敗仗。

藤訊的商務團隊也從前線傳回訊息,他們想要挖掘的物件已經被薪浪重注簽了“賣身契。”

具體合約內容不得而知,但是薪浪把對方在國內“微博”這個產品的代言人,徹底的繫結在了他們的戰車上,有必要麼?

藤訊的一些人發出疑問。

很有必要!

藤訊不用評估都知道。

不見風不見雨的林少傑,自帶牛嗶屬性出現在網際網路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能引起熱潮。

無論大聯賽還是之後的國青乃至現在的國家隊,每一次無論好壞,無論黑與紅,都能讓使用者為止討論,喜怒哀樂集於一身。

真的,搞媒體或者說搞新聞的誰不喜歡這樣的人。

不怕你名聲臭,就怕你水波不驚,怎麼都炒不起來。

關鍵一個詞。

“炒作”懂麼?

更關鍵的是,那個人根本不需要什麼幕後黑手,就有一群自來水幫著帶節奏,炒熱度。

第二天,你就看薪浪微博上一篇名為《我跪了,你們呢?》衝到了前列。

又不是什麼國家大事,更不是什麼明星的花邊緋聞,只是一場看似普通,不影響大局的籃球比賽,還是熱身級別比賽。

這樣一篇有感而發的文章,然後就讓一群使用者看的嗷嗷直叫。

這一切,怎麼能不讓藤訊覺得心疼。

那都是流量,流量代表著什麼?

那都是赤(裸)裸的金錢,再也沒有比藤訊更懂流量重要的網際網路企業了,緊握流量入口的他們,怎麼能不眼饞。

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林少傑這個拔雕無情的漢子,除了利用他們從薪浪身上薅羊毛,再也不具其他的作用了。

而那篇《我跪了,你們呢?》寫的也很有意思,綜合來看,一個字,“吹”就完了:

媽媽問我昨天為什麼跪著看球,是因為白天打球受傷的緣故麼?

我不想理媽媽了,因為我覺得她不懂我,我那是受傷麼?

籃球場上只有我讓別人受傷,別人怎麼可能讓我受傷。

我那是心靈受到了震撼,三觀得到了顛覆......

雖然我不是職業球員,但我也是整個街道球場上神一樣的存在。

直到那一晚,我在電視上看到了那個人......不......看到了,那束光......

一個在球場上散發著光的人......一個能夠頂替我,成為街道球場上新“神”的存在。

我從沒有想過,華國男籃有一天會如此熱血,有一個男人表現的如此神奇......雖然我不知道他的未來在哪裡,但那一刻我知道,他就是我們在球場上唯一的“神。”

神奇的“神。”

從41比62的淨輸21分,到最後85比66的淨勝19分,僅有的14分鐘出場時間裡,拿下19分、11助攻、8個搶斷、4個前場籃板。

三項資料位列全隊第一,同時也是全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