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內樓外的諸多測試專案中,除了徑賽之類的,其他還有田賽上使用的,類似什麼投擲,腿部的開合力量測試,束身旋轉。

特別是最後一項,林少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木乃伊,被很多彈力皮筋捆綁住,然後在限定的30秒之內,能夠做幾次。

“小杰,千萬別小瞧這幾樣測試,在海外都是比較少見的,這些都是我當初在國外的時候見到的最新測試方法,我敢保證,除了極少數的機構有這些專案,全省只有這一家能做。”

如果是簡單的測試一下什麼彈跳,速度,林少傑也不覺得奇怪,但現在這些,幾乎把他裡裡外外看的乾乾淨淨。

那個陪在謝教練身邊的“老鄭,”從一開始的有說有笑,到後面搶到前面看每一個測試資料,那種“震驚”“這還是人麼?”的情緒,時刻傳遞給不遠處的林少傑。

“我艹,這小子的核心力量很強呀!18歲有這樣的核心力量,以後的幸福時光怕會很美妙。”

“這個肌肉群可以呀,能跑又能跳,完美,耐力還很強,參加十項全能的好苗子,打籃球浪費了......”

“基操,勿6!”

謝政和早就知道了,這些測試下來的資料不差,但是能讓老鄭這等“科研人士”都驚訝的,怕是很少見。

“老謝,你從哪兒找到的‘寶貝?’”

老鄭看著手中的資料:“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我肯定會以為這是好幾個人的資料。”

“咱們單看核心力量,這簡直就是一個拉長版的舉重運動員才能產生的資料,整體的核心力量能夠讓他保證重心在動、靜態時的穩定,這表明只要他願意,對手的變向在他面前毫無作用,他的反射神經以及核心力量,隨時跟得上對手的節奏。”

“身高雖然不是很理想,但畢竟才18歲,還有長高的機會。你們那個常說的美如畫後仰投籃,這小子用出來絕對搶眼。”

“看似瘦弱的身軀、腿部,紅肌纖維與白肌纖維幾乎就是運動員的黃金配比。快縮白肌與慢縮紅肌的配比,讓他既有爆發力又有耐力。除了馬拉松這樣的超長跑運動,他幾乎適應了所有徑賽專案。”

“還有,你看到他的跟腱了麼?黃種人中除了太空易,我所知的沒有這樣誇張的,而且按照身高來看,這小子比太空易更誇張,省隊的那幾個跳高選手也不夠看。”

“完美,這樣的球員只剩下身高一個缺陷了,其他幾乎是我已知的最完美資料。”

......

謝政和雲淡風輕的態度與他身旁老鄭的絮絮叨叨形成鮮明的對比,整個測試完成,太陽都快下山。

在機構裡吃過便餐的師徒二人,拿過資料就告辭了。

臨別前老鄭那依依不捨的神情,好似痴男怨女。

“老謝,有空帶著你的愛徒回來看看我們......”

謝政和從車窗裡擺了擺手,倒車離開。

“累壞了吧?”

副駕駛的林少傑聞言,點了點頭:“我沒想到做個檢測這麼累。”

“不過都值得,國內的訓練方式老舊不說,很多教練還在拿著十年,二十年前的那一套在訓練。我不是說他們不行,但是各項運動都有各項運動的訓練側重。

我們從事的是籃球運動,跑跳投是基本的,既要有爆發又要有耐力,還要有一定的對抗性。如果按照橄欖球的訓練方式,那我們肯定要加重對抗性訓練,但是以現在的籃球規則,我們的訓練就沒意義......”

車內的謝政和感慨著說道:“而且現在更加註重外線的得分能力,這個和八九十年代漂亮國引領的強對抗性又有所不同。”

謝政和還在聊天,車內的電話響起來。

“老謝,聽說你又找到幾個好苗子?”

“聽誰說的?”

“老鄭呀,今天聯絡他一天都沒空,最後說你那兒有幾個挺不錯的,老鄭都把資料截給我們看了,是挺不錯的。”

“那你什麼意思呢?”

“不說虛的,你現在不是專注籃球麼?我這邊別的沒有,但是排球隊還有一些不錯的苗子,你要是看中了,可以讓他們轉去你那邊試試,底子都很不錯,業餘也很喜歡籃球的,打個大聯賽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