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班級裡的氛圍也越來越凝重。許是感覺到了末日前的壓力,連平時最不愛學習的幾位學渣也知道上課時坐正、下課後摸書本了。

可能是覺得這是這輩子最後一段時間和課本有交集而產生出感情了吧?

唐娟也正式接到廠裡通知,將於五一勞動節前結束在電子廠的工作。當然,作為國企,電子廠還是人性化的,工資可以結算到六月初。

在勞動者休息日的前夜放長假,不知道這是不是體現了對職工的友愛?

好在唐人傑已經忙起來了,她回家正好幫忙,記記賬管管材料安排後勤能做不少事。

不過唐娟明顯地鬱鬱寡歡,看出來她對這份工作還是很熱愛的。隨著離別日期的臨近,她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罕見,只是強撐著。

對此,唐求竟無能為力。

唐人傑註冊了一個叫“宜家”的地產公司,取義為“宜室宜家”之意。註冊的時候,工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個名字很有詩意。

這是唐求的意見,房子可不是留住的!後世它發展到最後,完全失去了房住不炒的意義。

此時那個搞傢俱的還沒有進入中國,這麼美好的名字,哪能都由這些外國公司來用?

劉正義很得力,和唐人傑簽了合約之後馬上撥付了三成的首付款,只不過專案款只有四百萬,攤到每幢樓只有24萬,三成才七萬二千元。

其它的部分是職工集資款,要等樓房竣工之後由職工認購才行。

這已經是很破例了,據唐人傑瞭解到的,和他一起試分包另一幢的建築公司老闆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完全是自己墊資。

拿到合同,他馬上到鄉農民信用合作社做貸款。此前唐求已經約好了程月,所以一切順利,十萬塊到手。

有這筆錢,哪怕材料不賒賬,建起一層都綽綽有餘。

更好的訊息是劉正義推薦的材料商也很夠意思,果然同意月結。估計是此前已經有過授意,總共十六幢樓呢,賺錢走長線也是做生意之道。

對這幢樓,也是“宜家”開業以來第一單生意,唐求強調了要以質取勝。唐人傑更不會砸了飯碗,所以用料都很實,寧可少賺些。

看著老爸的事業走上正軌,唐求也開始忙著自己的事。雖然之前和薛小鮮花前月下的為志願的事盡顯恩愛,可是沒有出色的成績一切都白談。

本來應該是波瀾不驚的,可正式填報志願之後還是出了些事。

原因是薛小鮮竟然偷偷地在報名表的第一志願上也填了深圳大學。她本來想著,這事不顯山不顯水地報到教育局便成事實,可是她沒想到的是,作為畢業班標兵和被寄予厚望的她,怎麼可能沒人重點關注?

班主任陸老師第一個發現這個重大問題的,立刻成了重大事故,釀成軒然大波。

先是陸老師語重心腸地和她談心,然後是教導主任,然後是主管畢業班的副校長。

薛小鮮的媽媽也來了,對著薛小鮮就是一陣痛罵。

“死妮子,你是豬油蒙了心還是腦袋進了水,好好的重點大學不報,去報考什麼深圳大學!你是怎麼想的?”

她的媽媽一看就很精幹的那種,薛小鮮只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