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姐姐果然有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唐求的話不幸而言中了,老爸老媽相互看了一眼,合計開了。
“現在下崗的話工作也不好找,娟的工作還得保住了,這是個大事呢…”
“家裡有三萬多呢,先拿兩萬出去,小求將來要考上大學,剩下的生活費和學費是夠了,大不了再賺麼…”
“我還沒跟你說,我現在做的這家飯店老闆要轉讓了,我本想撐到小求畢業就回家不做了的要不我再重新找一家看看,這樣連小嬌上高中三年的時候生活費肯定都沒問題了。”
“小嬌上高一要到下半年,也要不了多少錢,總有辦法的,現在正是蓋房的旺季,問題不大…這季麥子不是還有收成的麼…”
你一言,我一語,把家中經濟的窘迫情況無意中暴露在唐求他們的面前。父母雖然平時很節儉,平時在錢的事情上,父母從來不難為孩子們。
然而懂事的唐娟堅決表示不想買股份,因為她也不看好電子廠的未來,怕打了水漂。更主要的,她捨不得看到父母為難,還有家底那點積蓄。
“媽媽,我和廠裡的幾個小姐妹說好了,要是下崗了,我們幾個人就到特區打工去,那邊聽說工作機會多工資也高。”
前生,她也是做這種最壞的打算並且差一點就去了的,只是因為唐人傑的意外受傷要照顧才沒成行。彷彿冥冥中自有天意,唐求卻在畢業後替她去了那兒,然後開始了那段刻骨銘心的人生。
這個想法馬上就被老爸老媽一巴掌拍死:“胡鬧!廣東那邊也是你能去的,我們傢什麼時候也不差你一口飯!”
對他們來說,誰也不放心讓自家的孩子到那麼遠的地方去工作,彷彿南邊還是古時候的不毛之地,這也是內地普通老百姓對改革開放最前沿那裡的真實想法。
八九十年代闖廣東,只有最膽大的那一批人發了大財。膽小的,寧願受窮也不願意子女去那邊,未知才恐懼麼。
唐娟還是個女孩子呢!便是前生,唐求大專畢業去特區工作都頗受了一番口舌才把他們說動的。
“先等等看吧…要是非交不可,你就答應下來!”這事已經超出唐人傑的認知範圍,所以也只能採取拖字訣。真到那一天,他會出這筆錢的。
總不成真讓女兒去特區?那可真的是千里之外,不,上千公里之外!
唐求卻知道這絕對是個錯誤的決策,因為這筆錢註定會打水漂。沒辦法,工廠裡有一群蛀蟲,多少錢砸進去能頂用?通共三百餘人的職工就是人人湊錢也不過六百萬,可是這些年來,國家光是撥款給工廠就有多少?還不是泡都不冒一個!
當年有很多電子廠的職工就是因為怕下崗,才咬牙從牙縫裡掏出兩萬塊以圖保住工作。然後這筆錢和很多固定資產一樣,在改制後一夜之間都沒了。至今懸而未解的問題是:最後一筆現金流的賬目,究竟在哪裡?
公司經理說,五百萬借給別人拿不回來。那麼借給誰了?為什麼拿不回來?沒人知道。
錢給了別人,無非是拿錢去買貨,現在錢和貨都沒有,去跟誰要一個答案?沒人負責。
而且錢沒了,公司自然要破產,員工自然要下崗。可這樣的下崗,連一個承擔責任的人都找不出來,未免太冤枉。但當全體職工的目光投射到後來站出來承擔責任的人的時候,發現其實他也沒錢。所以最後一筆現金流,至今仍是一個謎。
就是因為這樣,已經交過錢的職工不停鬧事,電子廠的破產最終沒有成行,一直到唐求重生前都還在半死不活地吊著。而那時的唐娟,早已辭工十年了。
“爸,姐,我覺得吧,這筆錢不該交!”他決定不要浪費這筆在目前很重要的資源。
一家人都看向他。
“我倒不是捨不得,而是覺得不值得。你們想想啊,電子廠有多大的家業啊,雖然這幾年效益不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總沒混到需要靠員工集資來度日的地步吧?真要到了這一步,這點錢夠幹什麼的?還不是給那些無能的幹部糟蹋了!”
這句話得到共鳴,唐人傑也知道縣電子廠的那些領導的腌臢事,他之前的擔心也正是這些。
要說曾經,縣電子廠的條件確實是得天獨厚的,也紅火了幾十年。不過近十幾年來每況愈下,到現任總經理趙舉手裡就更落魄了,不但業務劇烈萎縮、債務收不回、資產不斷縮水,工資還三天兩頭髮不出來。
但是肥了趙舉。
不但建了富麗堂皇的辦公大樓,買了一輛簇新的桑塔娜,他也住起了小洋樓。別問錢是從哪裡來的,反正他們廠里人都說了,崽賣爺田不心疼。
這種時候肯定不能撒出去買什麼股份,給廠裡填無底洞麼?
“這個事要再好好了解下,不能讓小娟難做。”老爸對女兒是真關心,如果人家都買了,肯定會對唐娟的工作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