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好了吧?願意由縣裡安置的,請到那邊排隊,機械電子局的同志在那邊登記!想繼續留在廠裡的,等下我會安排面試,沒面試上的仍然會由縣裡安置。

但是面試上的同志也不要高興太早,如果在後繼的工作期間發現有重大違規違紀或者有不能勝任工作的,一樣可能會被辭退,但那時候縣裡就不再過問了!一句話,想投機取巧的人就不要來,我們絕不會養閒人懶人,所以想和以前那樣混日子的人請主動另選門路。”

這個時候,有人問了:“留在廠裡待遇是怎麼算的?”

這就是國企的好處了。通常,除了社保、醫療,更多的是物質上的,即工資之外的經濟性收入,比如逢年過節油鹽米麵肯定是少不了的,平時也會定期發放澡票、電影票之類的,這就是國企的魅力。

雖然這幾年收音機廠不景氣,工資不能準時發,但福利一個都不會少,因為這是凝聚人心的唯一辦法。

但是私企民企,除了工資和加班費,基本上沒了。這就使得在這些工廠做活的員工看起來工資比國企的人高,但實際收入卻並不一定的原因。

也是私企民企招人困難的原因之一,都不願意去麼。沒辦法,為了招到得用的人才,這些企業才祭出大殺器,開出高薪請人。

這裡面的職工肯定有人考慮到了這點,才問的。

“工廠被收購以後,基本工資會有調整,和大家的職級和平時表現直接掛鉤,福利也會和工廠的效益相關聯。只要你們能吃苦耐勞,願意努力幹認真幹,收入一定會比之前更好。還有一條,我們絕不會拖欠工資!”

把“不拖欠工資”作為噱頭聽起來很諷刺,但在這個年代,已經是無比莊重的承諾了。

之所以沒有把福利政策講清楚,是唐求認為,現在講了,可能把一些其實在觀望的人留下來,這就失去了他招人的初衷。

儘管人為財死是合理的,但在創業初期,他還是希望招到一批能夠奉獻、肯做事的人。

只是他沒有想到,人們對一份工作的熱情是那麼高漲。除幾個行將退休的和幾個很想混日子的人,其他的職工都選擇了留下,哪怕唐求說的再嚇人。

不拖欠工資,從這一點上來說就是好老闆!這是幾乎所有想留下人的心聲。

失策了…

只能選擇面試,而且原先埋在人群裡的幾個人發揮了作用。黃運來、龐永、王強、楊標…都在唐求的示意下站出來,開始按照之前合計好的名單挑人。

生產人員22人,這是按照吳擁軍拆解VCD後得出的組裝人數,正好一個班的人員,黃運來早就務色過的;

品質人員6人,都是有中專或高中學歷的年輕人,龐永精挑細選的,更能比較好地接受未來對品質管理的要求;

技術員2人,是王強早就定下的;

倉庫1人,是楊標帶出來的…

唐求自己在老廠長辦公室裡逐一徵詢管理層的意見。這些人在未來有可能成為自己的班底,所以得謹慎。而且吳擁軍等幾個人原先都是車間裡的骨幹,但對企業運作方面的能力和經驗欠缺。

他第一個面試廠辦主任老錢。

對這種老同志,他不想拐彎抹角,直接就是一句話:

“老錢,願不願意留下來幫我?還做你的廠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