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差一點遭殃(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整個融資計劃書來看,晶訊公司就是一個小工廠。一個小廠房,兩條流水線,資產基本就是不值錢的地皮,人力資源方面我看不出一點優勢,哦,可能工資便宜點。
就以他們對市場調研的結果看,今年的VCD銷售量會有六百萬。那麼我們提供一千萬的投資能做多少量?新信的情況我知道一些,就按成本價1800每臺來算,這點錢只夠生產個五千多臺。
五千多臺,在市場上連個泡都不會冒!
VCD這種東西,科技價值並不高,走的完全是量。沒有幾十萬的單子想快速回本完全是不可能的!萬煙集團我瞭解一些,有技術有品牌有市場,就是做不出東西來!為什麼?沒錢啊!
萬煙的規模比什麼晶訊大多了,他們都沒辦法,一個小晶訊工廠就有辦法?還有,據我所知萬煙立主做自有品牌,它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才導致目前的困境。一旦它緩過勁來,憑著技術和品牌的優勢,完全可以撇開晶訊單幹,那時候沒了訂單的晶訊將何以自處?
所以從長期來看,他們無非是拿我們的投資來砸著玩!我可不想把錢扔在水裡!什麼三年回報額500萬,妹妹,你想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可是要你的本!我們投資最忌的是摻雜著感情,所以我認為這是不明智的,你可以再考慮一下!”
說是考慮,其實就根本毋需考慮,只不過說的比較委婉些罷了。
可是他的話卻激起楚海益的反彈來。
“我這是就事論事,我也從來不會在投資上摻雜其它東西,這一點請楚總放心!”
楚海洋便知道妹妹生氣了,因為她一旦把自己喊楚總,結果便會讓人瑟瑟發抖。
“我看好晶訊,是因為唐求有創業者的頭腦,以及對生意的直覺。
可能楚總對計劃書的內容還沒有吃透,有了一千萬的投資就有了和供應商談判的籌碼,對一家公司來講,材料款完全可以月結季結,而且只要銷路通暢,回款會很快。
在這一點上,晶訊選擇萬煙是很有商業眼光的。現在的VCD市場是賣方市場,不愁買家,而是缺少能夠生產出產品的工廠!
七月試產一萬臺,並在當月形成兩班,月產能可以達到三萬臺;八月上第二條線,直接就是六萬臺。這樣的擴充速度,只要資金充裕,對工廠、萬煙、以及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都是利好的訊息。
而規模只要膨脹,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三者就會更緊密地捆綁在一起,輕易不會更換,因為這代價太大。換一種角度來說,能夠有巨大產能和成本優勢的晶訊公司,到時候又何嘗對萬煙公司沒有約束力?國內VCD品牌廠商又不只是它一家!”
確實,店大能欺客,但客大也能欺店,兩者是個相輔相成博弈又相對的載體。代工廠真做到把代工利潤攤到薄餅程度的富SK,怕客戶嗎?坦率地講,只要想賺錢的企業,都會搶著和它打交道,畢竟誰都不會和錢過不去!
95年全國有九十多家VCD品牌,進入96年之後一下子擴充到兩百二十家,還不算眾多無法統計清楚的小組裝廠。這一塊是個巨大的蛋糕,誰先進入誰得益,誰先形成規模誰就佔有優勢。
從這個角度看,唐求非得冒險融資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商場上殘酷的大魚吃小魚活動,現在表現得還不太明顯,等到下半年,隨著愛得開始發力用大規模的產能和降價促銷模式佔領市場,行業內將是一片狼藉!
時不我待!
這種情況他和楚海益聊得特別清楚,後者也極贊同他的觀點。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楚海洋不會輕易接受。投資事小,唐求和楚海益的關係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