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說起來,徐磊同樣是第一次在這種場合中承受那麼多雙目光的注視,饒是早有準備也不免感到有些壓力。

畢竟這代表的可是責任。

不過這終究是在虛擬世界中,很快徐磊便把自己的狀態調整過來,戰術性乾咳兩聲清了下嗓子後,開始講述自己早已確定的方案。

“咳~”

“大家好。”

“目前我們人類所面臨的局面我想大家都非常清楚,所以這裡我也沒有什麼廢話。”

“首先冥神星的危機肯定能解除。”

“但為了確保民眾的生命安全,我這裡共有三步計劃。”

徐磊說到這裡,故意讓自己停頓下來,並在其他人思考的時候讓星瞳為每個人傳輸他的三步計劃方案,讓他們先自行檢視了解裡面的內容。

三步計劃涉及到多個層面,其內容也是非常多,若全部靠嘴說的話不知道要耽誤多長時間。

還是自行檢視的好。

而簡單來說,徐磊的三步計劃歸納下來就是針對冥神星的三種措施。

首先全球的航天裝置製造機構都要運轉起來,在未來六年的時間內最少製造出十臺動能武器,因為這些動能武器將會提前一年半左右的時間發射,最終和冥神星與木星附近發生碰撞。

如果一切順利冥神星就會因為撞擊被迫改變自身飛行軌道,最終成為木星的衛星。

除此之外。

則是需要在地星以及火星環繞軌道部署數臺行星防衛軌道炮。

若動能武器撞擊計劃失敗,冥神星沒有按照預設改變飛行軌道被木星捕獲,那麼就要依靠這些行星防衛軌道炮徹底摧毀冥神星。

從某方面來講,行星防衛軌道炮是動能武器的補充計劃。

只有在動能武器失去作用的情況下,行星防衛軌道炮才能發揮出巨大作用。

正所謂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事關整個人類文明的安危,肯定要無比謹慎事無鉅細。

至於三步計劃的最後一步,則和先前科技博物館大廳解鎖出來的科技展品休眠艙有關。

在徐磊的計劃中,他準備將休眠艙技術拿出來建造地下休眠基地,並採用可控核聚變裝置來為基地提供能源,但因為目前全球共有八十億人,可以想象地下休眠基地是三步計劃中工程量最大的一個,在有限的八年時間裡究竟能完成多少進度,又能容納多少人進行休眠就只能全憑天意了。

地下休眠基地是徐磊給人類文明留下的後手。

相當於是最後的生機。

畢竟冥神星的直徑達到了二十公里,且飛行速度非常快,就算最終能成功部署行星防衛軌道炮,也不見得能將之擊碎到足夠小的程度。

只要有個頭稍大的碎塊砸到地星表面,就勢必會帶來嚴重的災難,威力相當於大量的氫彈同時爆炸。

關鍵後續還是導致地星的環境發生較大的變化,出現各種自然災害,最終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真出現這種情況,以人類脆弱的身體根本無法繼續生存下去。

屆時不知道會造成多少死亡。

所以進入地下休眠基地中休眠是最好的做法。

雖說這款休眠艙僅能維持生物五十年的身體機能,但相信以人類文明的科技發展速度,用不了這麼多年便能重新把地星的環境恢復好。

不誇張的講,徐磊的這三步計劃不說保證解除掉冥神星全部的威脅,起碼人類文明能百分百保證延續。

甚至有可能在幾十年後一躍成為二級文明。

也不知過去了多長時間,總之會議大廳中除徐磊外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這三步計劃方案上,研究的同時也在思考著其中的可行性。

未來科技製造出了人類文明的第一艘星際戰艦,且成功試驗了重型軌道炮,所以無論是動能武器還是行星防衛軌道炮應該都沒有關係,但休眠艙畢竟沒有聽說過,無法保證人類沉睡後是否還能醒來。

何況要讓修建能容納這麼多人的地下休眠基地,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同時動工,這其中涉及到的資源和人力,其數字絕對是難以想象的。

不過大家也都能從這份方案中看出其中的含金量,起碼是確確實實能解決冥神星危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