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人類自身能成功製造出來,可那時指不定已經過去多長時間了。

等外星文明打到家門口,你的戰艦剛研究好,在這種情況下又能發揮出什麼作用。

完全是做無用功罷了。

所以關於星際戰艦的研製不但要快,最好短時間內便能生產出來,並讓其發揮出效果,只有這樣人類文明才算稍微具備點自保之力,局勢不至於太過悲觀。

可惜徐磊的規劃未能實現。

外星文明真要消耗大量資源來到太陽系,絕對是侵略者。

不可能抱有善意。

所以就算把此次解鎖的生物休眠艙普及下去,也無法阻止災難的發生。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何況此次展品解鎖,其影響力依舊高達千萬,這多少讓徐磊有些壓力山大,單看到這個數字便令人咋舌。

關鍵若不去想辦法賺取影響力,那麼科技博物館大廳便不會解鎖新的展品。

儼然有種死迴圈的既視感。

何況從某方面來講徐磊這個時候還真沒有大規模推廣生物休眠艙的心情,抓緊時間生產核聚變動力裝置引擎,加快火星軍事基地以及星際戰艦的建設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輕重緩急他心裡還是很清楚的。

當然。

決定歸決定。

至於這生物休眠艙的詳細技術,他還是要先完成傳輸的。

反正待在科技博物館中不會感覺到時間流逝。

思維快速運轉下,當這個念頭在心底浮現,徐磊便不再有任何遲疑,立刻點開了資訊屏右下角的註釋。

瞬間海量資訊映入眼球。

僅是粗略瞥了一眼,徐磊便有一種猜測。

只怕這些內容的數量並不比先前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少多少。

好在他是專業的。

不知過去多久,站在資訊屏旁邊猶如石像似的徐磊終於有了新的動作。

邊下意識伸著懶腰邊自語般低聲道:“倒是和我猜測的差不多,可惜最高沉睡的時間才五十年,的確顯得有些雞肋了。”

是的。

正如博物館的評價,這臺生物休眠艙雖能讓人陷入沉睡,但在時間上卻有限制。

最高僅為五十年。

如果超過這個時間,生物體的細胞器官就會受到不可逆的傷害,所以若中途沒有外力喚醒,休眠艙便會採取強行結束休眠的方式來保證裡面生物體的安全。

可要知道五十年並不算太高。

起碼和科幻電影中少說幾百年的沉睡時間是沒法比的。

說它是雞肋毫無問題。

尤其想到那高達五千萬的影響力要求,徐磊更是顯得無奈。

“看來這項展品真要暫時擱置了,希望上面能給我一個驚喜吧。”說話間視線已然移到了大廳盡頭的那部電梯上。

既然解鎖的展品暫時發揮不出多少作用,那徐磊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上層空間。

按照慣性思維,博物館上層空間中收藏的展品只會比大廳更加強大,很有可能是來自二級恆星文明甚至三級星系文明,只要能夠將其使用在人類文明上,必然能讓人類文明在短時間內實力提升一個大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