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核聚變動力裝置(第2/6頁)
章節報錯
這說明他根據可控核聚變裝置設計出的動力裝置是可行的。
完全能夠進行大規模的批次生產製造。
儘管徐磊基本上已經猜到了最終的測試結果,但親眼看到乾坤二號核聚變動力裝置執行成功心裡難免有些激動高興。
和用於聚變電站的乾坤一號大型核聚變裝置不同,乾坤二號作為動力裝置適用的場景為航天飛船航母高速列車,甚至是以後的星際戰艦中,除此之外後續未來科技還會研究微型核聚變裝置乾坤三號。
打造能夠長時間使用的終極電池型別能源。
不過徐磊也明白微型核聚變裝置對安全穩定等因素來講都是非常大的考驗。
想真正研發出來十分困難。
短時間內只怕沒有太大的希望。
但就算如此,對於乾坤三號的研究公司也絕對不會停下來。
誰讓這關係到徐磊對未來計劃中的一環。
站到如今這個高度和地位,親手將人類送到一級文明的層次,這使得徐磊對這個世界越發留戀不捨。
希望自己能始終見證人類文明的發展。
可正所謂人有生老病死,沒有任何人能擺脫壽命的限制。
等到生命終結的那天,所有的權利地位都將和自身再沒有關係,最後那四方小黑盒才是最後的歸宿。
徐磊要想擺脫這個人類從誕生起便存在的限制,目前來看僅有兩種方法。
要麼走基因最佳化路線延長壽命,要麼機械飛昇。
而以眼下的情況來看,機械飛昇無疑是看上去成功率最高的方案。
目前公司已經掌握了虛擬現實技術,併成功生產出虛擬頭盔,能夠讓大家的意識和電腦連線。
只要順利完成意識從大腦到機械體的轉移,那麼人類便能徹底擺脫羸弱的肉體。
其實在虛擬頭盔出來後,徐磊竟讓星瞳利用動物做過實驗。
奈何大腦實在是太過精密,仿造出來的機械體根本無法長時間容納意識,最後的結果無外乎腦死亡。
這同樣也是為什麼在虛擬世界登入時間過長的話,會被系統強制離線休息。
所以想真正實現機械飛昇,在機械體上的研究還需加大。
至於剩下的基因最佳化路線,因為至今徐磊都沒有從科技博物館中解鎖出類似的展品,所以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何況就算基因成功實現最佳化,延長了一定的壽命,但和機械體是依舊沒有辦法相比的。
理論上機械生命體可能會隨著時間的腐蝕意識逐漸消散,可如果定時讓意識體更換新的身軀,或許就能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永生。
對此徐磊非常期待。
畢竟沒有人能拒絕一具力量強悍的機械身軀。
再說就算變成機械體會失去部分人類才能擁有的體驗,可這份遺憾卻能在虛擬世界中得到彌補。
若再成功研發出乾坤三號微型核聚變裝置,那麼機械體將會變得更加強大。
當然。
這些目前僅是徐磊的計劃。
最終自己會走向哪條路,又將帶領人類文明演變成什麼樣,任何人都無法確定。
起碼也要等他進入博物館上層空間後才能知道。
大量的念頭在徐磊腦海中快速閃過,直到耳旁再次響起星瞳的聲音,這才算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