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何況是頂級科學家。

隨著國際聯合專案研究組成功步入正軌,來自各核聚變實驗室的頂級科研人員也隨之入駐科學島。

使得人造太陽專案迎來新的進展。

李承哲並沒有想到事情會進行的這麼順利。

他雖然先前同意海外實驗室的參與,主要是想取長補短。

打破人造太陽的困境。

壓根沒指望海外那些科學家真用心參與研究。

可這些科學家來到廬陽後,對專案表現的幾乎比他這個負責人還上心。

不但拿出自家的全部資料資料,還主動商議接下來專案的研究方向,並對裝置進行最佳化調整。

來提升人造太陽專案裝置的效能。

雖說不知道這些海外的頂級專家是不是有些吃錯藥,但對於人造太陽專案本身來說無疑是好的。

甚至按照這個走勢。

李承哲相信華科院肯定會成為全球首家研究出可控核聚變的機構。

至於未來科技。

說實話他還真沒考慮太多。

作為人造太陽專案現在的負責人,他對於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所面臨的困難是再清楚不過了,哪怕是非常大的勢力或者公司,貿然進軍核聚變能源領域,短期內也休想有什麼建樹。

所以沒人會和他們爭這份榮譽。

對於他們專案組來說,只需要把所有精力全部撲在對核聚變裝置的研究中即可。

當然。

在這數個月的研究中。

他們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

——

週五。

科學島。

人造太陽專案中心。

“準備點火。”

巨大的託卡馬克裝置擺放在空間中,目光直視上去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哪怕是在這裡工作的科研人員,每次抬頭心中都會有種異樣的感覺,彷彿自己正置身在科幻世界。

而此刻的聲音,卻是從總控中心傳出。

李承哲向工作人員下達了啟動的指令後,視線便始終停留在控制檯的螢幕上。

在他的身旁,則站著數位膚色以及頭髮不同的科研人員。

其中一位正是本徳博士。

在他們的努力下,如今科學島的人造太陽裝置已然脫胎換骨。

各項核心元件均進行了換代升級。

如此肯定要對裝置重新執行,確定它現在的實際效能。

畢竟每次進步都代表著人類距離掌握核聚變能源就更近了些,這樣遲早能將其徹底掌握。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