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13 Divine Bloodlines·神聖血脈(第2/3頁)
章節報錯
“DB(Divine Bloodlines的簡稱)也是這麼降生的,不過比起威廉這位穆斯貝爾海姆來的後裔,DB的血統要更加純淨,更高更大。”
兩人進入巨樹迷宮之後,身上的儀表也不管用了。
指北針開始打轉,靈災探針和氣壓計讀數也不停的跳動。
環境漸漸變得黑暗,這些巨樹繁茂的枝葉遮擋了一部分聖所的光源。順著道標往裡走,每隔幾百米,奧斯卡就得利用尖銳的四爪攀上迷宮的樹幹,到視野開闊的地方去確認方位。
如此反覆幾回,狼哥的體力消耗得非常快。第五回落地時,奧斯卡已經氣喘吁吁。
江雪明不理解,他指著一個個分叉口的道標記號:“奧斯卡,探險隊已經給這些錯綜複雜的岔路做了標記,為什麼你還要爬上去確認方位呢?”
“因為現在是禁獵期。”奧斯卡解釋道:“在這個複雜的生態位裡,有很多低等級的小生命已經不見了,它們躲回了泥土裡,躲到洞穴中過冬。”
“這些記號並不可靠。”奧斯卡敲了敲鎳鐵合金做的告示牌,路牌有中英俄三語標記了具體方位:“氣球蠍喜歡在十七度以上的環境中出現,按照夏天探洞搜林的經驗,我們現在應該要噴驅蟲藥了,不光是蠍子會來找我們,還有三類吸血的蠕蟲會從這些.”
奧斯卡指著林地樹幹根莖處密密麻麻的坑口——
——他的利爪一下子刺進坑口,刨開一個二十多公分的深坑。
“就是這種蟲子。”
他勾帶出來兩頭乾癟的甲殼長蟲。形似蜈蚣,但比起蜈蚣來說個頭要大得多。
“生物學家叫它樹蛇蟲,現在它已經進入休眠狀態,它的捕食者也睡下了,沒有食物來源,這條食物鏈往上數,有許多猛獸都要擴大自己的領土範圍才能找到足夠的元質。”
“所以禁獵期,也是精靈聖所重新劃分猛獸地盤的時期,它的環境不像其他季節那樣安定,個頭越大的災獸需要的元質也越多,如果沒有冬眠的習慣,像山妖這種體格巨大的地區霸主找不到食吃,為了維持生命,它們的地盤爭鬥活動會越來越頻繁,也有同類相食的情況發生。”
這麼說著,奧斯卡把樹蛇蟲掐頭去尾,擠掉內臟和幾丁質甲殼,塞進一個食物袋裡。
“想點好的,跟著你狼哥走絕對不缺吃喝,冬季的聖所遍地都是吃的,而且這些冬眠的蟲子還不會反抗。”
“至於這個路牌,你看好。”
奧斯卡指著鐵牌牌上的記號——
“——有個大號人形單位,它是藍色的,代表這裡有山妖活動。可現在是禁獵期,誰都不知道這位”
奧斯卡就路牌上的山妖署名念道。
“這位奧利西斯女士,它在冬天會跑去哪裡呢?這點就沒辦法確定了——聰明一些的山妖還會調換路牌的位置,像這塊鐵牌,你看仔細了。”
狼哥把道標拆下,那道標原本是掛在樹幹上,有兩組掛鉤隨取隨換,每一年都要重新規劃山怪的領土範圍。
可是如今它的掛扣已經變形,似乎是簡單粗暴的釘死在樹皮裡。
江雪明驚訝的感嘆著:“好聰明的捕食者.”
“對,山妖有很高的智力。”奧斯卡翻到鐵牌背面,能看見一些泥點。他伸出舌頭,嚐了嚐泥巴的味道:“這是另一個山妖乾的,和這個奧利西斯女士沒關係,應該是一頭脾氣還不錯的雄性——它在更換道標的時候食性很雜,已經開始啃樹皮找蟲子吃了,爪子裡帶著一些輕微的毒性,這種毒來自兩類爬蟲,它們都吃熒光草,有麻醉效果。”
“如果這山妖老哥脾氣再暴躁一些,再強壯一點,它不會去碰這些能量密度更低的元質——就像肉食主義的基本原理,能吃肉的動物就絕不會去吃草。自然界不講營養均衡,為了撐起捕獵的體能,獅子要一直吃肉。”
“山妖這種雜食性動物一旦開始啃樹皮,也代表它開始虛弱,已經食不果腹奄奄一息。”
這麼說著,狼哥換了一條路,原本兩人要從五個方位中選一條沒有山妖盤踞的路線,現在根據奧斯卡得到的線索,從樹幹觀察點看見的方位,還有糞便和氣味資訊素分佈的情況來判斷,走西南側的清溪小徑是最安全的。
江雪明十分佩服奧斯卡的尋路本領,如果沒有狼哥的幫助,現代社會里嬌生慣養的智人在這種環境下恐怕活不到第二天,哪怕有一手靈能當底牌,這險山惡水幾乎處處都是致命的生物。
繼續往前四百餘米,狼哥是越走越快,似乎適應了冬季乾冷堅硬的林地,他又一次爬上樹幹,爬去三十多層樓高,接近百米的地方確定方位。
在等待狼哥回來的時候,雪明也在觀察周邊的環境。這是一片空曠地,巨樹的長勢不像外圍林地那樣緊密,道路也逐漸開闊起來。
這讓雪明感覺隱隱不安——因為四處傳來的風向雜亂,氣味能跟著這些風吹去不同的地方,似乎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攪起颶風。
沒等到狼哥下地,從樹幹繁茂的枝丫之間響起陣陣窸窣音符。雪明本能扭頭看去,在幽幽藍光的映照下,一對藍汪汪的獸眼高速越過樹幹之間,從他的頭頂“飛了”過去。
那矯健的身姿好似一頭獵豹,體長應該在兩百公分左右,它就像一隻靈巧的大貓,身上的皮毛幾乎和灰色化石巨樹的樹皮一樣,兩條尾巴在半空打著旋,維持著身體平衡,抓撓樹皮攀抱枝丫,緊接著閃爍寒光的爪子猛的一用力,就竄出去十來米,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