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尡的粉絲,依然還是沉醉在她們維護愛豆的世界裡。

而陳平的粉絲,直接就被陳平這一句話給秀到了。

超度這個詞,用的實在是太妙了。

這兩個字,估計又會成為網路流行詞了。

“平狗,加油,我支援你!”

“平狗,我也是抑鬱症啊,我不想聽這些玩意兒啊,你給我狠狠的打!”

“平狗,你快點把他們一起超度了吧,我相信你有這個實力!”

……

孫琳現在也算是看出來了,如果一直詭辯的話,其實她不一定辯論得過陳平。

陳平這人的腦回路,還是有點不太一樣的。

她剛剛說了這麼多,結果被陳平以超度兩個字就給懟完了。

“你一直說這首歌不好聽,那你懂樂理嗎?這首歌是基於小調的基礎上,透過一系列的風格融合而創作出來的。”

“其融合了東西方的風格,說唱部分是西方的潮流,吟唱則是東方的韻味。”

“這首歌的主打元素是黑暗,黑暗風格的音樂,本來就前衛。”

“當然了,這首歌也是跨時代的作品,是對音樂前路的一種試探。”

“不走尋常路的音樂,也註定不會被當下所有的人看好。你剛剛不是舉例貝多芬和畢加索嗎?”

“畢加索也是在死了之後,他的畫才逐漸被世人知曉的。”

……

孫琳又說了一大堆。

說什麼風格啊,調性啊這種專業性的知識,孫琳覺得陳平未必會答得上來。

陳平也聽出來了,這孫琳是在以專業性的東西,強行對陳平灌輸這首歌前衛的概念。

孫琳倒也照顧陳平,為了說的通俗易懂,並沒有說的太過於深奧。

否則,陳平就是十二歲當媳婦,什麼也不懂了。

“你跟我說小調,那我想請問你一下,什麼是小調?”陳平問道。

“基於小調所創作出來的歌曲,大多都是哀怨憂傷的,不然這首歌也不會達到這種壓抑的效果。”孫琳回答道。

“不管音樂是輕快的還是憂傷的,那絕對是優美的。而菜尡這首歌,已經完全不是音樂的範疇了,完全就是噪聲了。”

“每一種調,都有其可以遵循的樂理。所有的音樂,都不應該以任何藉口而脫離樂理的範疇。”

“他連小調的基本規則都不講,和絃的走向隨意編排,拿著小調和絃胡編亂湊,請問您是怎麼好意思說這是一首小調的歌曲?”

“又或者這樣問,你是怎麼好意思說這是一首歌的?”

陳平質問道。

音樂陳平可能還真不太懂,不過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啊。

陳平聽了這麼多的歌,好聽的歌,哪一首會脫離樂理的範疇?

孫琳倒是沒有想到,陳平居然還真說上來一丁點樂理方面的東西來了。

見孫琳眉頭一皺,陳平追問道:“孫老師,您精通樂理,我剛剛說的對不對?”

孫琳也不得不點頭,她可不能睜眼說瞎話。

這首歌的和絃編排,確實是無跡可尋。

單單只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陳平說的確實是對的。

而孫琳依然不覺得自己的鑑賞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