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肆手下計程車兵開始出現大量傷亡,甚至包括一些9級兵。

反倒是北邊天空之城方向,一直都是靜悄悄,一次襲擊都沒有。

這種反常情況讓李肆格外重視,因為這不代表呂布以本體降臨就嚇退了敵人,沒準這是意味著更猛烈的打擊即將到來。

為此,李肆除了給北線預留了五萬精銳部隊之外,還讓虎豹騎士團,冠軍劍士團隨時待命。

雷恩,秦華這兩大重量級將領備戰。

也是在這種戰雲密佈的時候,負責超凡材料研究的厄倫德成功拿出了一種全新的超凡彈簧鋼。

這是一種具有指向性的鋼鐵,簡而言之,就是為投石機所研發的,具有更強大的韌性,彈性,尤其蓄能能力超級厲害。

用這種彈簧鋼製作成的彈射平臺,只需要兩片彈簧鋼就可以達到彈射一千斤鐵球的要求。而在此之前,一組彈射平臺,所需要的彈簧鋼需要五片。

光是這一點,就可以讓其體積縮小至原來的三分之一。

這也意味著,那種可以擊穿雷光蟲魔boss防禦的投石機組終於可以輕量化,小型化

哪怕一次只能投射一顆鐵球,但卻多了更高的機動能力,這何止是戰術上的變化,甚至能達到戰略上的改變。

很快,負責機械結構方面的王大錘也拿出了他的頓悟成果。

卻並非是夜不收們希望得到改變的那部分,而是一種與車軸聯動的機械齒輪變速裝置。

具體來講就是,用四匹馬拉車,在拉車的運動過程中,透過齒輪組,將力量傳導到投石機齒輪組,進而拽動彈簧鋼片組,令其彎曲蓄能。

雖然整個傳動蓄能過程得戰車跑出幾百米才能做到,但卻完全顛覆了投石機組需要停下來,才能重新蓄能的方式。

飛石戰車只需要不斷的跑跑跑,只要拉車的馬不會累,就可以不用停下來,這已經有了自走投石機的模樣。

這個技術的出現,加上厄倫德的彈簧鋼技術,就意味著自走多發投石機不再是未來。

不過投射命中率方面卻是致命的硬傷,因為不像是固定陣地上的投石機組,可以提前對投射區域進行標註。

所以現在的飛石戰車,都必須五百臺一起出動,才能形成覆蓋式打擊。

所以,如果用這兩種技術投射一千斤的鐵球,是沒辦法覆蓋式打擊的。

“先不必管這個,厄倫德,你先打造一批新式彈簧鋼片,就算不能應用於飛石戰車上,但這種技術也可以用在前線的要塞哨卡上。”

“當然,這種飛石戰車也可以先打造出十臺,具體怎麼提高投射命中率,就要戰術組自己去琢磨。”李肆在思索一番後就做出如下決定。

因為新技術出來,不可能馬上就能應用,還得不斷完善改進。

像是王大錘的那個變速箱,完全可以繼續最佳化,確保在百米之內就能讓彈簧鋼片組完成蓄能。

甚至,既然有材料上的優勢,那麼可不可以採取中央蓄能,分散供應的方式呢?

比如中央蓄能可以上六片彈簧鋼,理論上可以彈射三千斤的鐵球,但如果分散出來,是不是可以一次性彈射十顆三百斤石彈?或者一百顆三十斤的石彈?

或者在投射速度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