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戰場中有多麼喧囂,站在獠牙山頂,卻只有山風吹過。

今天很難得是一個萬里無雲的好天氣,以夜不收那遠超普通人的視力,可以一眼看出十多里外的旗幟,人馬盔甲樣式,就算有煙塵遮擋, 以他們那豐富的經驗也能做出判斷。

當然,真正的利器是望遠鏡。

此刻架在山頂的,是一具有著三腳架,全長達到一米的大傢伙,據說這是天南楚氏二號人物楚瑜的珍藏品,可以看出數十里之外。

為了安置這寶貝, 夜不收們甚至在獠牙山上給它蓋了個房子,裡面有火爐, 就差餵飯了。

但此物真是名不虛傳, 在這樣的天氣,宋閥軍團的大部分兵力排程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記錄,敵軍一萬重騎自中軍大營後繞出,迂迴向北,意圖從長城防線以北鑿穿,目標很可能是我軍的投石機車隊。”

“記錄,敵軍有數量約一萬的重騎,迂迴的區域很大,顯然是怕我軍斥候發現,所以請通知鹿頭山,要注意敵人的佯動兵馬。”

“記錄,敵軍中軍未動。”

“記錄,敵軍有數量約五千的輕騎,正在敵軍重步兵緩緩切入戰場,意圖不明。”

隨著一道道觀測情報被記錄, 一旁的旗語兵則迅速的將其翻譯成旗語, 而雁回山南側十里外,在第二條防線內,一座高臺上,同樣有一個夜不收用望遠鏡檢視著這些旗語,一邊看,一邊翻譯,旁邊同樣有一個旗語兵在向更南方向揮舞旗語。

而南邊十多里外的一個高臺上,同樣還有接收旗語的旗語兵,就這樣短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宋閥主力部隊的排程動向就來到了李肆手中。

又過了幾分鐘,南邊鹿頭山上的觀察點也送來了另外一支宋閥騎兵的動向。

“好傢伙,宋閥主帥挺果斷啊。”

“現在情報明朗了,諸位以為如何?”

李肆問道,不能都是他乾綱獨斷啊,底下的將領也得培養起來。

“殿下,我軍可以不去理會宋閥的南路騎兵,只集中兵力滅掉宋閥向北迂迴的騎兵主力,因為,末將覺得,宋閥的主帥還是忽略了我軍投石機車隊的機動性與威懾力。”

董二呆率先開口, 其他幾人也都點頭認可。

他們可一點都不敢忽略宋閥士卒的戰鬥力, 所以對敵軍北部的一萬重騎格外重視, 與其分兵,南北攔截,不如集中兵力滅其一部。

“那便如此!”

隨著李肆令下,各主力部隊便緩緩向北集結,準備打一場硬碰硬的戰鬥。

而同一時間,中路戰場上,二十名夜不收正在為各個投石機車隊進行指引排程。

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活計,得需要對戰場局勢非常瞭解洞徹的人才行。

除了夜不收,李肆這邊無一人,無其他兵種可以勝任。

至於敵軍那兩萬重步兵,卻是形成了堪比邊軍的緊密盾陣,推著盾車,比烏龜還像烏龜,他們移動得非常緩慢,完全就是在拖時間,也不求進攻,只求能牽制投石機車隊即可。

那怕此時已經有將近四千臺投石機大車將他們團團包圍。

“這是個善守的大將,盾陣玩的比董二呆還爐火純青。”

站在數十米高的望臺上,李肆非常感慨,這種重步兵盾陣,除了移動慢之外,在冷兵器時代幾乎沒有其他短板,就算是6級重騎兵,衝進去也是必死無疑。

而且他們的裝備一點都不遜色李肆這邊。

精鋼塔盾,精鋼重鎧,瑪德,宋閥是多有錢啊。

幸好,李肆這邊的戰術已經不是單純的冷兵器戰鬥了。

他有足夠的戰馬拉車,新式大車的機動性,靈活性,穩定性極高,而車載投石機也經過了改良,除了火藥炮彈之外,普通石彈其重量也從十斤重,提升到十五斤重,這對重甲部隊來說就是一場噩夢。

“發射!”

當一個接一個的投石機車隊就位,便立刻毫不遲疑的展開攻擊,這一次甚至都無需太過瞄準,兩萬重甲步兵鋪開的面積太大,隨便砸都會命中。

“發射!”

一時間,石彈如冰雹,砸落如雨,即便是盾車,雖說可以阻擋,但當石彈的數量過多,也會被擊碎。

至於說以精鋼打造的塔盾,石彈無法擊穿,但卻可以砸出一個大坑,數量極多的石彈落下,持盾的人就算再力量極大,也承受不住。

谷斚

一輪投射的石彈就是三千多顆,不過並沒有火藥炮彈,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火藥炮彈的殺傷力反而不如石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