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爺,大老爺,我們也會做棉衣啊!”

“大老爺,我也是貨郎,我也能買到棉花,而且我還能買到蔗糖。”

“我能買到酒!”

“我能買到鐵!”

“我能去大河裡捕魚啊!”

“我能上山抓野豬,大老爺,野豬肉您一斤給五文就行……”

“大老爺,我會……”

……

亂了,徹底亂了。

但局面卻一點都沒有失控,周月遊刃有餘的解決著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因為,不管是做什麼的,都有皇子殿下這個大買家在,有將近三千計程車兵在,這就是殿下所說的最大的市場。

而這些人裡面,適合在家裡做活計的,給個條子,上面寫著具體的交工日期與報酬。

適合去打獵捕魚的,還是給個條子,上面寫著具體的價格。

適合開店鋪的,可以選擇租賃,也可以選擇購買,最後還能選擇用自己原來的房子替換臨街的房子,當然這種情況必須是周月認為這個店鋪能盈利,且有利於溪山縣的繁榮。

至於那些適合去外地購買各種物資的小小遊商,可以適當給予資金上的支援,反正可以拿分給他們的田地,房屋來抵押。

周月這一天下來,光是條子就寫出去上千張,到了晚上,仍然有大量的百姓排隊等候,她不得不親自許諾,明天繼續。

以皇子殿下的名義,絕不說謊。

——

溪山縣東邊,原本屬於鐵匠張三的大院子裡,如今已經成了庫司的臨時辦公地,更是除了糧食之外,其餘物資的存放大庫。

溪山守備營統領,庫司主官陳青從早上一直忙到現在,甚至昨天夜裡就只睡了一個時辰,可仍然有數不清的事情在等著他來處理。

物資的核對入庫,指揮工匠修建永固性的大庫。

說起來,幸好鐵匠張三這邊的房屋挺多,尤其有一個大庫房,修建得蠻結實的,所有怕潮的物資都可以放在那裡,而剩下的物資則堆滿了五畝地的院子。

“大人,董家莊的孫主簿派人送來了今日的第一批五十輛大車的稻麥,已經堆放在了南門三號打穀場,這是條子,請您簽收。”

一名總捕頭恭敬的遞過來一張紙,上面有孫進的簽名和主簿印鑑,還有一行字。

“茲有稻穀及秸稈三十車,小麥及秸稈二十車自董家莊起運,望有司安排接收。”

陳青揉揉眼睛,心中不知第多少次腹誹,瑪德那太監孫進就是愛玩這些么蛾子,糧草運過來就得了唄,還得簽收。

至於這個方法是周月提出來的,他完全不在乎,周大人那是好人。

寫上自己的名字,又取出新鮮出爐的庫司印鑑按上去,吹了吹墨跡,陳青很享受這樣的一刻。

“好,簽收完畢,送去戶司,給周大人簽名留印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