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像是好了起來。

陳宴因這封信而產生了些許欣慰,糯米果找到了自己奮鬥的目標,雖然不知道她最原始的動機如何,但只要找到前進的方向,就總有獲得收穫的機會。

他幹嚼嚥下幾塊壓縮餅乾,勉強壓下飢餓,離開船艙,面前正對著昨晚剛剛鋪設完成的墾荒試驗田。

機械蜂巢和發電站同一層的底部空間在如今完全成為試驗田的專用空間,聯合集團的電力工程師呼叫了充沛的電力保證此地的光照,但機械蜂巢的物流倉庫裡並沒有很多全光譜照明燈,植物無法吸收充足的光照,不知道最終會長成什麼樣子。

“需要大量實驗來改變植物的性狀,我們擁有良好的預期。”——這是試驗田負責人給陳宴的確定答覆。

陳宴如今依然樂觀,因為在對機械蜂巢未來一段時間裡的完整規劃之後,各基礎設施和未來即將增加的基礎設施的預計用電量已經被計算出來,在考慮到極端環境導致的消耗之後,陳宴得以透過亞當計算出蛇吻巖發電能夠維持的剩餘時間——

13年。

如果沒有其他的能源供給,蛇吻巖發電裝置還能維持13年的電力供應。

這顯然是高於預期的,因此陳宴計算出了蛇吻巖存量的發電量,將電量的實時消耗——最重要是各細分部分的實時消耗製作成倒計時,放在了聯合集團官網的正上方,取代了聯合集團的幕僚們之前討論了大半夜才制定下來鼓勵勞動生產的標語。

這一令所有人都感覺十分幼稚且在預期中會引起惡劣負面影響的決定並未引起軒然大波,在短短兩天之後,人們已經適應了倒計時本身,並深刻的明白了一件事——

機械蜂巢如今的電力大多數並不是被人們用掉了,而是因傳輸損耗、低溫損耗、部件老化損耗、儲存損耗……等等各種各樣的損耗而被無端消耗掉了。

——類似如此的嶄新認知重新整理著人們的三觀,而聯合集團顯然對此有意為之,在和人們建立緊密社會聯絡的同時向人們大量灌輸著知識,這導致資訊差的價值被無限拉高,懶惰導致的代價變得相當大。

此時的試驗田僅僅是開始了初期架設和員工培訓,由於專業性太強的原因,正在受訓的報名者們顯然因教官的專業術語和帝國美言而摸不著頭腦。

好在雙方都沒有什麼退路可言,因此即便矛盾如此之大,雙方也都在努力適應著。

按照聯合集團那群智囊團的規劃,試驗田由人管理完全是無奈之下的妥協辦法,智囊團和他們的設計師們是朝著全自動自然迴圈生態農田的方向去設計的。

他們認為人類的管理達不到機器的精度——肥料無法精準投放,植物光照強度和時間無法得到精準調節,堆廢發酵率無法得到有效控制,細菌菌群數量無法控制,施肥量無法控制等等……

他們認為經由人手進行的粗糙管理必定會對生態農田造成影響,只有智慧生物操控下的精準管理才能培養出能夠真正實現自然迴圈的生態農田。

陳宴曾經對他們的規劃無感,因為自己是個外行,不應當做外行指導內行的事情,所以才對整個規劃從不過問。

直到今天早上夢醒時分——直到現在,他走出船艙,看到農田,他忽然有了一種怪異的感覺,他感覺自己對這片農田似曾相識。

可這片農田明明連開墾的階段都正在經歷,這似曾相識的感覺到底從何而來呢?

陳宴心中對此有所明悟。

陳宴沒有經過試驗田的區域,而是徑直來到大升降梯,透過特殊門禁前往N區的Z集團大樓。

聯合集團對A區之下的兩層實施了交通管制,這一決策並未經過公投,陳宴很久之前還是個普通市民的時候曾經在強權和民主之間搖擺不定,直到天啟之後的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這樣的糾結。

人們顯然並不習慣真正的大人物在他們面前“招搖過市”,他們站在屋簷下,站在街道上,在他看不到的位置對他指指點點,說出這樣那樣的評價。

陳宴把一切聽在耳朵裡,在此之前,他以為那些真實和荒誕的評價只會存在於文學作品之中。

他因此更加明白了能夠被稱之為文學作品的文字的偉大之處。

好在他並沒有經歷那些文字中存在過的刺殺,也沒有被人用他發放給他們的雞蛋砸在頭上,他就那麼平平安安的走過了一整條街,像一個普普通通的Z集團員工一般進入了集團大樓。

他並不熟練的穿過被病患擠滿了的大廳,好不容易等到一班電梯,好一番尋覓才在公司13樓找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他推開門,便看到陳妍正坐在辦公室中其中一張桌子前面,對著計算機螢幕,全神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