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最後的願望(第1/4頁)
章節報錯
陳宴很迷茫。
即便知道了結局,他也無法想象結局之前的過程有多艱難。
事實上,他認為那結局不一定會出現,因為現實世界和更深層次世界僅僅是擁有同樣的規則,而同樣的規則之下不一定能出現同樣的結果。
他告訴願望,實際上,在第三次天啟降臨之後的第一百三十六個月時,機械蜂巢的倖存者們已經面臨絕境。
他向她訴苦:
早在第三次天啟降臨之後的前幾個月裡,前往地表的工人和工程師們因極端低溫而死了一批又一批。
他們打通了島鏈前往機械蜂巢的通路,為機械蜂巢帶來了島鏈的物資,這些物資在後來的幾年裡成為了機械蜂巢內倖存者們賴以維生的倚仗。
他們付出的代價,則不僅僅是他們的生命,還有無人後繼的絕路——
學校裡的學生們即便拼了命的學習,也無法得到前輩們過去十幾年時間透過實踐得來的工作技能。
即便他們在學校時就頻繁的接觸一線建設工作,也無法在畢業後直接接替前輩們的所有工作內容。
在外界溫度越來越低的情況下,聯合集團做出的一切決定愈發保守。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他們必須在做決定的時候謹慎再謹慎,才能讓傷亡最小化,保留整個系統在末日中的生存能力。
先輩們拿命鑄成的通路為機械蜂巢帶來了寶貴的機會,他們擁有了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去完善地下試驗田,甚至建成了小規模的地下畜牧廠。
當溫度繼續降低時,他們才知道,他們為了生存下去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在自然災害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當漚肥設施被凍壞的時候,骯髒幾乎淹沒了機械蜂巢的整整一層。
整個機械蜂巢的管道系統連成一體,當汙染來臨時,任何一個環節都面臨著嚴重危險。
在這一次危機中,聯合集團幾乎投入了一切可以投入的人力,他們阻絕了大部分骯髒,可仍然無法阻止一小部分基礎設施被汙染。
瘟疫緊跟著汙染來了。
這是自從糧食減產之後最大的一次生存危機。
陳宴沒有對願望訴說這次危機的過程。
他完全不願意回想那些歲月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他只告訴願望,這次生存危機結束的時候,機械蜂巢只剩下三萬人。
三萬人,聽起來是完全無法將機械蜂巢內基礎設施執行起來的數字。
大多數人不願意在這樣的環境下繁衍後代,因為他們看不到未來,經歷了數次災難之後,人們已經成熟起來,他們開始思考死亡,而死亡是最能讓人自我覺醒的東西。
事實上,災難並不是獨立的,災難是聯鎖的,當一個災難發生時,必定會影響到整個閉環的系統,那麼,這個閉環系統中的其他部分就會被災難影響,出現問題。
時至今日,聯合集團由於人員緊缺和基礎設施破損,停止了大多數不必要基礎設施的維護,只保留生活必需的水電暖等基礎設施的執行。
“現在,是第三次天啟降臨之後的第一百三十六個月,也是第11年的3月18號。
機械蜂巢外部的氣溫已經達到了零下211攝氏度,按照我們觀測站傳來的訊息,空氣的流動速度比11年前降低了至少一半以上。
這意味著,機械蜂巢外,已經沒有能夠讓人呼吸的氧氣了。
機械蜂巢內部的氧氣幾乎完全來源於底層的試驗田,我們改造了漚肥設施,並建立了新的管道系統,淨化了一部分汙染氧,可氧氣中的細菌含量依然很高。
一個月前,機械蜂巢內出現了第一個菌肺病患者。”
陳宴對願望訴說著。
願望知道,他並不是想把這些事情告訴她,他僅僅是想要有一個傾訴的人,來排解內心的積鬱。
“我們對他進行了治療,但失敗了,菌肺不可逆轉,我們的存量仿生肺也早就在五年前用光了。
我們的工程師對機械蜂巢內的氧氣進行了測量,發現氧氣的汙染程度已經高到會影響人類呼吸系統的程度了。
我們加大了空氣清淨機的功率,但剩下的蛇吻巖和煤礦不知道還能支撐多久的發電。”
他言語混亂,在精神徹底萎靡的關頭,他說出了自己最後清醒的想法:
“人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實踐。
我們剩下的人不多了,如果想要繼續生存下去,每個人都必須身兼數職,每個人……都必須為了活下去,而付出最大的努力。
可剩下的人……他們無法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知識,即便擁有知識,也無法進行充足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