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音響中立刻有兩人的對話聲傳出:

‘我再確認一遍,連續一個月時間每天一天的雞肉、豬肉、水果各1公斤的供應,對嗎?’

那赫然是邁克爾·巴德曼自己的聲音。

他臉色立刻變得很差。

另一個聲音緊跟著傳了出來:

‘是的,巴德曼先生,只要你把我們指定的帖子前置——我們會實時檢查,如果你沒有做到,我們的合作就終止。’

邁克爾·巴德曼立刻停止播放。

這一次他不再和托馬斯·吉爾伯特對視。

“我會記得你的好處,巴德曼先生。”

托馬斯·吉爾伯特沒有繼續逼迫他,大家都是聰明人,邁克爾·巴德曼一定知道這條錄音能對他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托馬斯·吉爾伯特緩緩說道:

“等到Z集團成了大統,我會作為你的推薦人,推薦你進入公司,作為公司自媒體部門的編輯……或許是責編,也或許是總編……這要看你為集團出力多少了。”

邁克爾·巴德曼內心對這樣的承諾嗤之以鼻,但又保持著那麼一丁點的期望,在托馬斯·吉爾伯特良好的態度面前,之前的衝突在這一刻雖然並未化為烏有,但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邁克爾·巴德曼把手機收回口袋裡。

“我會去做這件事。”

他說完,起身離開小酒館。

……

……

當天下午。

距離維克多·柯里昂的處刑還有8個小時。

托馬斯·吉爾伯特刷著論壇,看著記載有維克多·柯里昂黑料的帖子已經被頂上熱搜,靠著熱心的吃瓜群眾維持著頂置熱搜的熱度,並未覺得開心,也絲毫沒有對人們的行為心存感謝。

人們對這樣的訊息喜聞樂見,並在帖子裡發出了大量極端言論,托馬斯·吉爾伯特用自己透過特權得到的許可權在伺服器中進行追根溯源,發現發表極端言論的人投票根本沒有任何規律——

人們不會因為自己的極端言論而做出相對應的行為,甚至和極端言論所代表的行為完全相反!

而大多數——在帖子裡發表言論的大多數,他們並不會投票。

——這是讓托馬斯·吉爾伯特最吃驚的事,論壇裡的大多數人並不會投票,即便這樣的投票能夠決定他們的未來。

連論壇裡對此事關心之人都不在乎的沉默著,更何況那些不在論壇裡說話……甚至不常在現實中發表意見的人呢?

如果大多數人都對這場投票毫不在意,那麼,這場投票又有什麼意義呢?

托馬斯·吉爾伯特一時之間心中生出極強烈的無力感。

他原本認為自己能改變什麼,他自己從底層走出來,最明白底層人在想些什麼,他承認自己是個壞人,並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對付自己這種人的辦法——

壞人惡,好人要想跟他們對抗,就要比他們更惡!

——托馬斯·吉爾伯特的眼界僅限於此。

——這是他始終支援陳宴使用暴力的原因。

——他在這段時間機緣巧合下進入的新圈子讓他接觸到了在原先那個時代一生都不可能接觸到的人,他們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給了他啟發,讓他明白了自己的眼界對自己的限制。

因此,他如今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是要在最後階段對自己的觀點嘗試用邏輯進行否定——便如陳宴曾經說的那般,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證。

——他現在正在這麼做,於是他想起來,陳宴曾經在一次閒聊的時候提過那些人的名字,他叫他們“沉默的大多數”。

“沉默的大多數並不參與一切,他們出於各種原因對一些關乎自身的事情十分麻木,他們如此的行為模式並非僅僅只由他們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認知有關,更多是時代造成的——

人生在社會中,受社會影響,從社會中學習到一切,他們被社會塑造成了現在的樣子,沉默不是他們的錯。”

——陳宴曾經在閒聊的時候說過這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