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宴從口袋裡拿出手機,放開捂著麥克風的手,說道:

“我很快就到。”

此時此刻,第三島鏈,苗水生看著手機螢幕上被掛掉的電話,亢奮感充斥著整個身心,如果不是因為身邊有蒼耳在,他怕是要剋制不住的直接跳起來!

“終於……”

蒼耳撥出一口氣,用一種很複雜的語氣道:

“我從未想過,會如此輕易的到達那裡……”

苗水生的學識幾乎完全來自蒼耳,所以他明白蒼耳為了什麼而感嘆——

【殘缺者】,這是先前這個星球上存在過的很多世代在無數次以毀滅為代價進行嘗試之後,對【陳宴】這一存在進行的最終定義。

在漫長且幾乎完全斷代的歷史中,大多數超凡側學派擁有了自己獨特的知識體系,不同的學派對相同事物的定義可能會產生不同,認識也會產生很顯著的差異。

而對於蒼耳所代表的超凡側學派而言——蒼耳既是開創者,又是完善者——在進行了大量實驗和實地探索調研之後,他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擁有主觀意識的陳宴】本身並不重要,【陳宴作為殘缺者的身份】才是重要的——前者僅僅是一個世代中的一個普通人,後者則是這世界上的一個重要錨點——這錨點標記著【天啟】。

苗水生至今還記得蒼耳當初告訴他【殘缺者】這一存在時調笑的語氣:

“不可燃垃圾、無火的餘灰、不可回收物……總之,你可以用任何【無用】的稱謂來形容他。”

“每個人都有存在的意義,每個人都在推動時代的發展,只有陳宴沒用。

說他沒用,其實也不太貼切——無數先輩在無數世代中驗證了這件事,並留下一個確切的結論——【殘缺者】的死亡會引來【天啟】。”

蒼耳當時的描述還挺嚴謹:

“死前或是死後,總之就是有個無法被公式化和計算的數字區間——在【殘缺者】死亡前後的這個區間裡,【天啟】就會降臨。”

“很多個世代之前,有些學者認為【殘缺者】並不僅僅只代表【天啟】的降臨而已——你想想看就能知道,【天啟滅世的錨點】,這該是如何的神秘和周昂要?

學者們認為他很重要——認為【殘缺者】本身很重要,於是他們付出了很多資源,對其進行研究。

甚至有那麼一個世代,他們用整個世代的資源對【殘缺者】的生命軌跡進行了很嚴謹的數學測算。

那些世代的學者得到的結果都是相同的——【殘缺者】僅僅能夠導致【天啟】的滅亡而已,而【殘缺者的死亡】和【天啟的降臨】之間實際上沒有可預測的聯絡。”

苗水生當時問蒼耳:

“如果【殘缺者】僅僅只是活在這個世界上,那不就和普通人一樣了?

如果【殘缺者】像普通人一樣,豈不是說明每個普通人都是【殘缺者】?”

蒼耳否定了他的說法:

“不,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同樣是根據前世代學者們耗盡了無數歲月的調研,除了【殘缺者】之外,每個人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

“前世代的學者們曾經收集過詳細的資料——他們耗盡幾個世代的時間收集世界上所有人的資料,就像是今天的機械飛昇密修會所做的那般——他們收集每一個人的資料,並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透過合理的函式對每個人的行為進行預測,最終得出了每個人的一生對世界產生的改變——更準確的來說,是對人類文明的改變。

每個人——除了【殘缺者】之外的每個人,他們的資料所計算出的數值都大於0——即便只是小數點後幾位,也是有的,不是0,也不趨近於0,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數字。”

“只有【殘缺者】是0——他們稱之為【絕對的0值】,代表著【殘缺者】本身對這個世界沒有產生任何的改變。”

【每個人的存在都對世界造成了影響】,這真是苗水生想象不到的結論,按理說怎麼可能呢?整個星球幾十億人,如果每一個人都會對這個世界造成影響,會誕生多少變數?這些變數之間又會產生什麼樣的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最終會對世界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前世代的學者……怎麼可能計算出這種資料呢?

他們那時候就已經擁有了那麼厲害的科技嗎?

他們已經那麼厲害,但還是被【天啟】滅亡了,而我們現在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階段,【天啟】已經降臨,那豈不是完全沒希望了!

苗水生當時對蒼耳的預測感覺很不可思議,忍不住發出極其禮貌的質疑:

“這樣的存在……還真是難以置信。”

蒼耳當時為他解釋:

“其實也不是很難以置信。

你看,我們的世代不過幾千年時間,就已經建立了【萬維物聯網】這種奇蹟一般的造物,對我們而言,計算難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