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一通電話(一)(第2/3頁)
章節報錯
換而言之,即便他們能來到這裡,時薪也不會太高。”
尼德·羅德迪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同學們的確提到了這件事,大多數中介告訴他們,戴斯島雖然穩定,但時薪並不會特別高,要想賺高時薪,就必須去到比較艱苦的地方,那大多是島鏈上的一些第一產業所在的島嶼,甚至連安全都無法保障。”
陳宴用十分確定的語氣回應道:
“恕我直言,我至今從未見過一個不說謊話的中介。”
尼德·羅德迪除了當年上大學租房子的時候,其他時間沒和任何中介接觸過,所以他對此不置可否。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座島上是沒有學校的。”
尼德·羅德迪下意識否認道:
“怎麼可能!”
陳宴用很客觀的角度分析道:
“根據我現在瞭解到的,戴斯島上從進行拓荒到現在所經歷的時間並不長,大概有十年?
我並未知道準確的數字,只知道從拓荒到機械蜂巢建立的時間相當短,短到那邊剛剛消滅島上的海盜和食人族土著,這邊就已經開始建立機械蜂巢,短到聖光來不及在此傳播信仰。
所以即便是教會學校,也沒有能夠在這裡建立起來。”
尼德·羅德迪不可思議道:
“這真是不可思議,想當年亞楠還是遍地戰火的時候,聖歌團甚至想方設法把教會學校建在軍隊裡……
可現在他們竟然放棄了這麼大一座島嶼。”
聖歌團努力的方向不是島鏈,而根據陳宴所知,聖歌團內部其實已經進行了某種改革,聖歌團整體的“進化方向”是更加科學的——在不放棄神學的情況下。
可即便如此,宗教的根本性質決定了他們必將向外傳播——這和他們現在所表現出的完全不同。
對於聖歌團暫停甚至堪稱“放棄”傳播信仰的舉動,陳宴即便有另一個世界的經驗,也猜不出到底是怎麼回事。
而對於尼德·羅德迪這位剛剛畢業不久的學者來說,他要了解、經歷、學習的還有很多,他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能一直待在小小的亞楠市,他需要出來走走,做一做人們所做的工作,才能真實的瞭解到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羅德迪老師,你是否想要出來看看?”
陳宴的建議讓他心動。
“我還有自己的工作。”
尼德·羅德迪的聲音雖然緩慢,但並未給人遲鈍的感覺,就像是窗外自由飄落的雪花一般自然而然。
“我有必須要完成的工作,巴爾多先生,拜你所賜,我得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著,對此我已經完全滿足。”
陳宴品味著他平淡話語背後的東西,並向他尋求建議:
“羅德迪老師,你覺得在島上建夜校怎麼樣?”
尼德·羅德迪立刻來了精神:
“島上的情況和陸地這邊完全不一樣,至少和北方聯邦的大多數城市不一樣。
在北方聯邦的大多數城市,分佈著大量的第一產業(農、林、漁、牧業),而第一產業是需要人力的,所以人們得以從第一產業中得到工作。
工業化和自動化的興起讓第一產業對人力的需求降低,所以人們大量失業,湧入城市——湧入第二產業(加工製造業)。
第二產業的大型工廠大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需要大量的人力,也緩解了第一產業中失業的勞動力,但這些勞動力的素質是很低下的——從第一產業被驅逐到第二產業的勞動力,他們並沒有適合第二產業的技術能力,無法勝任哪怕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工廠崗位,只能進行最低層次的單純勞動輸出——我們建立夜校所教授的技術,就是面對這群人的。
而在戴斯島上……我們可以把這個範圍擴大到第一島鏈,第一島鏈上也有發達的第一產業(礦業、種植業),但小島本身就已經透過這些產業消化了勞動力(無論是來自島內還是島外),而這樣的島嶼上是沒有加工廠的。”
尼德·羅德迪在此停頓。
“我認為在島上就地建造加工廠是更加高效的做法,我不知道那些屁股長在腦袋上的帝國官員為什麼不這麼做。
但現實就是這樣,島鏈上負責第一產業的島嶼上沒有第二產業,第二產業被整合到了機械蜂巢。
那麼,機械蜂巢理應出現超大型工廠和超大型資本——這兩樣東西明顯尚且沒有出現,但我認為他們的出現是必然的。”
陳宴全程沒有打斷尼德·羅德迪的話。
“第二產業的超量聚集註定機械蜂巢內的高階技術勞動力極其缺失,所以,以教授技術為核心的夜校如果能在機械蜂巢內部興辦,將會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