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只要有人,就會有江湖(三)(第1/3頁)
章節報錯
韓猖所訴說的往事最終推匯出了克萊恩不願接受的結果。
克萊恩本以為,按照巴爾·達克羅德和火藥店的關係,黎守誠即便不是他的直系,也應該是聯絡緊密的重要人物。
一旦能從發生在艋舺的往事中找到黎守誠和巴爾·達克羅德之間的關係結構,就能夠想辦法對其進行解構,透過領帶幫毋庸置疑的犯罪活動去定巴爾·達克羅德的罪,讓這位傳奇的團長大人成為戴斯島物流中心通往文明社會所必須的血祭。
可事情的發展超出了克萊恩的預料,黎守誠不但和巴爾·達克羅德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反倒是有著殺兄之仇的敵對關係。
難道我對巴爾·達克羅德的懷疑是錯的?
可如果這懷疑是錯的,巴爾·達克羅德在後來選擇自斷雙臂的結果又如何解釋呢?
克萊恩再次看向韓猖:
“後來呢。”
韓猖說道:
“團長大人很生氣,並因此對艋舺進行了調查……”
“你們知道,艋舺嘛,裡面雖然也有正經生意,但正經生意來錢慢,所以人們在沒有法律束縛的情況下,更願意還是去做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而且……有些事情,不上稱四兩,上稱了一千斤也扛不住。”
他又是這副語焉不詳的模樣,一邊對克萊恩察言觀色,一邊小心翼翼斟酌著言辭,不知道有多少東西不能說出來。
“這些事情牽連甚廣,下到艋舺裡的個體【艋舺】們,上到拓荒團高層長官,沒有一個是乾淨的。”
“於是,團長大人的怒火把艋舺燒了個精光。”
後來來到戴斯島的人們,比如陳宴,已經看不到連成一片彷彿城邦一般的船隻了,因為艋舺被巴爾·達克羅德一把火燒掉了。
人們被驅趕到岸上,住進臨時搭建的營地裡,人們都很恐慌,艋舺用了幾年時間建立的利益鏈條被巴爾·達克羅德一夜之間幾乎完全摧毀,所有人恨他恨到了骨子裡。
對既得利益集團侵犯到了這個程度,按理說在放火的時候,拓荒團內部就已經應該譁變,【艋舺】們也應該進行暴力抵抗了。
可出乎預料的是,巴爾·達克羅德不但安然無恙,而且依然擁有著島上的絕對權力。
巴爾·達克羅德不但有拓荒團主團戰士們的拱衛,還有島上最大暴力組織火藥店的支援——在艋舺被燒光這件事中,火藥店因為長年跟著拓荒團作戰,雖然在艋舺裡有陀地,也有生意,但幫派主體據點不在艋舺,甚至倉庫都不在艋舺之內,所以受損失最小。
屆時,戴斯島上的悍匪和海盜被拓荒團剿滅了,土著族群要麼歸化,要麼被屠戮一空,島上最大的犯罪窩點艋舺被一把火燒成了廢墟,往日裡能夠抵抗火藥店的組織一夜之間虛弱不堪,此消彼長之下,火藥店在巴爾·達克羅德心照不宣的支援之下統治了戴斯島的暗面。
艋舺裡的事情到這裡還沒算完,巴爾·達克羅德燒了艋舺之後開始清算,該定罪的定罪,該斬首的斬首,處以極刑者的血把一小片水域都染紅,血腥味招來的鯊魚讓整個戴斯島碼頭在半個月裡都沒有船隻敢來造訪。
“清算的時候死了很多人,無論是拓荒團內部,還是【艋舺】們。
在這個時候,中年人和沙力克·伊萬諾夫的關係就派上用場了。
沙力克·伊萬諾夫僅僅是吃回扣而已,比起其他人做的事情簡直是算是清廉,他是拓荒團後勤上少有的在這場清算中倖存下來的官員之一。”
陳宴打斷了他的話:
“他能倖存下來這件事和腐敗程度沒有半點關係,純粹是因為他僅僅是作為黎守誠暗地裡的保護傘,而不參與黎守誠的生意……”
韓猖慌的連忙擺手:
“小兄弟咱別說名字啊!小心隔牆有耳……隔牆有耳!”
通感告訴陳宴,韓猖所說的“隔牆有耳”,意思並不是有人在偷聽他們的話,而是因為怕他們所說的特殊名字吸引來茶餐廳內其他人的注意。
能提到沙力克,是因為沙力克早就死了,能接觸到他的人不多,知道他詳細情況的人就更不多了。
可黎守誠不一樣……領帶幫大佬的兇名足以引起很多人的警惕。
陳宴會意,因此在繼續說話的時候,不再提到黎守誠的名字:
“沙力克並且不在明面上收取中年人的分紅——
沙力克只吃自己的回扣,而中年人從生意中獲利而來的‘花紅’都給了蝰蛇(黎守仁),在蝰蛇死後也應該是交給火藥店的人。
換句話說,拓荒團得不到中年人參與不正當生意的證據。
團長辦事也是要憑證據的,如果沒有利益關係就貿然定罪,以後沒辦法服人。”